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2-01来源:重庆市统计局 点击:
2006年,是重庆经开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不断奠定“再造一个重庆工业”基础和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年。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市委二届九次、十次全委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以开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为契机,凝心聚力搞开发,真抓实干谋发展,注重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的同步推进,使全区经济在较高平台上实现了快速增长,经济与社会得到协调发展。主要经济指标提前超额完成全年计划,呈现出 “上挡提速”的良好局面,为2010年北部新区实现“再造一个重庆工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全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发展势头。实现总收入496.18亿元、同比增长55.73%;地区生产总值111.04亿元,同比增长51.93%,按常驻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5.2万元(折合6412美元);实现工业增加值80.21亿元,同比增长60.82%;实现工业总产值360.71亿元,同比增长67.0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3.50亿元,同比下降15.36%;入库税金38.59亿元,同比增长70.58%;实现利润总额30.52亿元,同比增长80.97%。在2005年54个国家级开发区投资环境评价中排名第15位,继续名列西部第一。 北区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全年实现总收入289.35亿元,同比增长97.83%;地区生产总值62.46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48.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05%和116.81%;实现工业总产值232.27亿元,同比增长110.28%;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0.69亿元,同比下降18.96%;入库税金28.42亿元,同比增长81.56%;实现利润总额18.15亿元,同比增长305.35%。 二、工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规模企业逐渐增多。随着北区工业企业的陆续建成投产和部分大型工业企业如长安福特马自达等企业的逐渐成熟,极大地推动了全区经济较快增长。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60.71亿元,同比增长67.05%;完成工业增加值80.21亿元,同比增长60.8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23%;实现工业销售收入359.25亿元,同比增长66.84%,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9.63%,供需基本平衡。全年产值上千万元的工业企业65家,产值355.16亿元,占全区工业比重为70.52%;利润上千万元的工业企业有23家,利润总额27.71亿元,占全区利润总额的90.79%,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 24.72万元/人。 汽摩及其零部件制造业作为我区的支柱产业,在以长安福特马自达、隆鑫工业为代表的一批骨干工业企业的强力支撑下,已初具规模,极大地推动着全区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汽摩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78.58亿元,生产汽车14.78万辆,摩托车96.30万辆,占全区工业比重77.23%,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4.62%。 三、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企业占据工业企业的主导地位,对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全区实有高新技术企业57户,累计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7个,火炬计划项目23个,重点新产品114个,技术创新项目114个,全年共签定技术合同26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113万元。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284.37亿元,销售收入280.32亿元,税金总额 22.10亿元,利润总额24.64亿元,占全区工业比重分别为78.83%、 78.03%、95.46%和94.79%,比去年同期有较大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极大增强了全区产业发展后劲,优化了经济结构。 四、对外开放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招商引进高金实业、普洛斯(重庆)物流园、重庆宝钢汽车钢材部件等项目120个,其中合同投资额千万元及以上项目45个,亿元以上大型项目13个,外资项目31个,世界500强项目8个。签约合同投资总额达105亿元,同比增长68.52%,其中长安福特马自达等企业增资62亿元。合同外资(不含迁入企业)19693万美元,同比增长37.74%。在新引进的项目中工业项目59个,签约合同投资总额(含增资)86亿元,物流项目5个,合同投资总额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5亿元,同比增长150.06%,其中三资企业实际到位资金达29262万美元,同比增长122.85%,实际利用外资19577万美元,同比增长70.19%。目前,908项目、爱立信大厦、宝钢钢材加工配送基地、普洛斯(重庆)物流园等项目都在顺利推进。 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全年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1.2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62% ,其中出口1.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48%,出口增长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10.83%,拉动了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3个百分点。出口加工区发展势头明显提高,重庆利时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实现出口总额2464万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14%。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不仅是我区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区的出口主打产品,今年以来,汽车、摩托车和零部件制造业企业积极瞄准海外市场需求,不断研发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完成出口总额7028万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39.94%。外资企业进出口成为我区对外贸易发展的主导因素,完成出口14979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5.13%。 五、固定资产投资 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2006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71%。 千方百计推进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新征土地12949亩,办结农转非人员8286人,住房安置5908人(其中货币安置216人),累计发放补偿安置费用51494万元。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5亿元,同比增长45.31%。完成了鸳鸯片区、礼嘉片区场镇的城市拆迁,两个组团控规已完成编制并上报市政府审批,启动了长安福特第三工厂控规调整编制工作。完成控规调整用地面积约6.5公顷以及委托调整了537.4公顷建设用地的用地性质。全年开工道路14条,长度约22公里,其中金系列道路4条,开工长度14公里。平场项目4个,土石方量约948万平方米。安置房工程进展顺利,开工转非安置房37万平方米,竣工21万平方米。 产业投资结构渐趋合理。全年累计完成产业投资85亿元,同比下降24.11%。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8亿元,同比下降27.50%。投资完成额在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有长安福特马达、罗兰石墨2个,完成投资10亿元。投资完成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砂之船生产基地、卡福汽车零部件、高金实业汽车零部件等7个,完成投资14亿元。房地产完成投资57亿元,同比下降18.97%。投资完成额在亿元以上的房地产投资项目有奥林匹克花园、保利花园等22个,完成投资49亿元。房地产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已下降为4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