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台州市黄岩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2-17来源:台州市黄岩区统计局 点击:
【综合】2001年,黄岩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消费品市场持续升温,对外经济较快增长,财政收入增势强劲,金融运行平稳,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2001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7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3.91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20.73亿元,增长13%。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9.9:65.1:24.9调整为9.2:65.6:25.2。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387元,比上年增长10.7%。 【农业】农业生产结构较大幅度调整。2001年黄岩区以我省率先实施粮食购销市场化为契机,紧扣市场需求,加快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步伐。效益农业,高效经济作物有了新发展。主要农产品生产逐步形成规模化、商品化。全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1.77亿元,商品产值6.5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5.9%(按可比价格计算农业总产值增长8.6%);农业商品率达68%,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得到广泛推广,粮食种植面积进一步调减。2001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15622公顷,比上年减少21.8%。粮食总产量8.94万吨,比上年减18.3%。非粮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明显扩大,各类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园区已渐成雏形。蔬菜、水果,油料、甘蔗、花卉的种植面积分别比上年增长44.7%、5.9%、27.3%、109.3%和121.4%。粮食与非粮经济作物面积之比由上年66.8:33.2调整为58.8:41.2。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结构逐步优化。2001年黄岩区林业生产在退耕还林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绿化造林工作,全区完成造林面积88公顷,迹地更新面积630公顷,成林抚育面积1433公顷,封山育林6896公顷。 畜牧业生产波动较大,发展艰难。由于外地畜产品的大量流入,以及畜禽疫病流行,畜牧业生产饲养风险加大,成本提高。全年生猪出栏12.21万头,比上年减少1.2%,出栏肉禽122.69万只,增长27.9%,禽蛋产量5822吨,下降16.3%,肉类总产量12422吨,增长3.8%。 渔业生产持续快速发展,特色养殖不断扩大。2001年全年淡水产品总产量2194吨,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甲鱼产量191吨,河鳗产量546吨,分别增长48.1%、38.6%,渔业产值所占比重提高了0.7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得到加强。2001年末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2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7.2千公顷;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2万千瓦,比上年末下降2.5%;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2448吨,减少10.5%,农村用电量35777万千瓦时,增长1.5%;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666吨,增长36.3%。 【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平稳增长。2001年全区共完成工业增加值5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03亿元,增长6.6%,全区工业用电量为57794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6%。 工业产品结构不断向大、高、优方向调整,传统行业产品结构得到调整和改造,工业集聚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较快,新产品生产快速增长。2001年我区加快落实工业集聚战略,工业园区建设顺利实施,完成了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详规编制,首期启动在即。食品罐头园区一期工程完工。黄罐、广益、铭强等7家企业搬迁投产,成为亚洲地区生产能力最大、设备较先进的桔罐生产基地,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从上年的256家增加到38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73.3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新产品产值7.45亿元,增长45.9%。七大支柱行业生产呈现“四增三减”的态势。即塑料制品、机械模具、工艺品、医药化工行业持续增长。产值分别为14.1亿元、5.82亿元、15.3亿元、15.9亿元,分别增长23.5%、20.9%、8.5%、1.1%;罐头食品、摩托车、纺织服装行业出现负增长,分别下降33.1%、20.8%、3.1%。 工业经济效益略有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有所增长。据对38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5.40亿元,比上年增长9.7%;实现利税5.98亿元,增长1%,其中利润2.4l亿元,增长14.9%。列入省考核的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得分为159.8分,比上年提高3.2分。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0922元/人,提高4.1%;资本保值率为124.5%,提高4.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58.75%,下降4.2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8%,提高3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为10.2%,提高2.7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9次/年,比上年下降5.1%;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为100%,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为10.5%,减少1.59个百分点;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为5.3%,下降1.1个百分点;亏损率为8.3%,上升0.2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增长较快,经济效益明显改善,盈利能力迅猛增长。全区5l家资质在四级及以上的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3066万元,增长38.9%;税金总额5839万元,增长17.7%。施工工程个数703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479个,占全部施工工程数的68.1%。全年共竣工房屋建筑面积147.3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0.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优良率为46.9%,下降8.2个百分点。验收鉴定的单位工程优良率为35.1%,提高2.1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2001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85亿元,比上年增长48.7%。其中国有等单位投资12.81亿元,增长131.2%;城镇集体经济投资0.46亿元,增长34.8%;农村非农户投资7.75亿元,下降0.8%;城乡居民个人投资1.80亿元,下降l%。在国有等单位完成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7.85亿元,增长204.5%;更新改造投资1.12亿元,增长22.8%;房地产开发投资3.86亿元,增长90.3%;其他投资0.02亿元,下降29.3%。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全年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其他投资(含城镇集体下同)中,第一产业投资30万元;第二产业投资1.97亿元,增长185.9%;第三产业投资7.47亿元,增长147.2%。其中运输邮电通信投资增长104.9%;房地产社会服务业投资增长379.7%。全年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资共建成投产项目53个,建设项目投产率为50%,新增固定资产2.93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31.0%。全年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化学药制剂(粉针剂)4000万瓶/年,医药中间体450吨/年,新建公路18公里;中等学校学生席位2250个,建筑面积31145平方米;小学校学生席位800个,建筑面积4347平方米;城市自来水管长度9公里;城市排水管道辅设长度2.9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