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西安市户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2-10来源:西安市户县统计局 点击:
2006年,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宏观调控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建设富有现代新区和山水人文魅力的中国第一画乡发展目标,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及时化解和消除经济发展中的不利因素,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经济 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8.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8%。第一产业增加值8.40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37.19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12.93亿元,增长11%。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14.35%、63.55%、22.10%。按常住人口计算,2006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10731元,较上年可比增长15.2%。 2006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39196万元,较上年增长46.2%。地方财政收入15254万元,可比增长33.1%,一般预算收入13923万元,可比增长34.6%。其中增值税、营业税收入为3060万元和4420万元,分别增长66.4%和23.3%。地方财政支出37797万元,比上年增长38.7%,其中:农业支出1437万元,增长34.8%;医疗卫生支出3838万元,增长92.7%;教育支出11062万元,增长17.8%;社会保障补助支出288万元,增长144.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升1.7%,商品零售价格上升2.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3.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7%。 全县从业人员31.7万人,增长0.9%。全年扶持29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安置城镇青年就业4500人。输出务工人员68979人,较上年增长28.8%。城镇登记失业人员40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与上年持平。 二、固定资产投资与城乡建设 2006年,全县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施工项目110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45亿元,比上年增长35.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9.7亿元,增长29.1%。分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89亿元,占总投资的2.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3.96亿元,占总投资的39.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0.6亿元,占总投资的58.1%。 项目带动成效显著,36个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完成投资19.33亿元。其中完成投资额较大的项目有:西汉高速户县段完成投资10.8亿元,大唐第二电厂投资1.2亿元,惠大丝束投资1.26亿元,家世界完成投资0.81亿元,石油大学完成投资0.83亿元。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展宏路北段、兆丰路中段、美陂路立交、吕公路、街心公园等市政工程完成投资0.89亿元,同比增长90%。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累计完成投资9600万元,完成145个村出村路建设、52个村村内道路硬化、农村超市101个、36个村健身广场、327个村通上有线电视;全县14个乡镇卫生院完成改建投资650万元。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28.9亿元,较上年增长4.8%。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81.6%,共有72个城镇建设项目建成投产,项目建成投产率65.5%。 三、主要产业 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全年粮食丰收、蔬菜果业快速发展、一批特色农业产业群初步形成。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71亿元,比上年增长7.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为9.03亿元、0.10亿元、3.72亿元、0.06亿元、0.80亿元,分别增长14.3%、-29.3%、6.5%、11.1%和11.3%。年末奶牛存栏5157头,较上年增长21.5%。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各项惠农政策得到切实执行,全年共发放粮食直补、小麦良种、地膜玉米、退耕还林等补贴1040万元;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5%;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量)25595吨,比上年增长1.4%;农村用电量1435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0.3%。 工业: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7%。完成工业总产值110.06亿元,比上年增长27.7%。按规模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84万元,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59.2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0%和14.6%。全年工业生产呈现的特点:一是重点企业拉动作用明显,“十一五”重点扶持十户企业实现产值41.27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1%,同比增长43.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4.8个百分点。其中,大唐户县第二发电厂新增产值6亿元,西安国维淀粉有限公司总产值11.84亿元,增长92.2%,惠大化学工业公司总产值4.0亿元,增长51.1%。二是沣京工业园区成为工业发展的亮点,园区投产企业已达28户,实现产值5.04亿元,增长34%,规模以上企业9户,实现产值1.58亿元,同比增长25%。三是出口创汇企业生产经营持续看好,工艺铸造、纺织品、服装、电动元件、机械加工等创汇行业实现总产值1.15亿元,增长25%。 工业企业效益继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不含军工)31.19亿元,比上年增长47.5%,实现利税总额2.85亿元,较上年增长266%。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大唐户县第二发电厂、国维淀粉有限公司、惠大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三户企业实现利税2.57亿元,同比增长222.4%。 建筑业:建筑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61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全年建筑企业施工房屋面积7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0%。 商业:流通市场繁荣兴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4.94亿元,增长16.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41亿元,增长16.6%;其它零售额0.26亿元,增长29.6%。分城乡看:县的零售额12.38亿元,增长14.2%,县以下零售额4.23亿元,增长23.8%。 金融业:金融存贷规模继续扩大,增长放缓。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6.53亿元,比年初增加4.76亿元,增量较上年下降42.3%;各项贷款余额38.28亿元,比年初增加4.75亿元,增量较上年下降26.8%。 邮政、电信业:邮政、电信业平稳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收入0.2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全年电信业业务收入0.51亿元,比上年下降1.4%。年末普通电话用户120497户,城乡居民电话用户108420户。互联网宽带用户8797户,比上年增加2543户,增长40.7%。 四、旅游和招商引资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90.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2%;旅游业总收入4861万元,比上年增长25.3%。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引进合同外资145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9%,实际利用外资78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3.9%;实际引进内资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五、社会事业 各类教育持续发展,教学质量继续提高。全县县辖各类中小学239所,其中普通中学38所、职业中学6所、小学195所;中小学在校学生97832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中小学教职员工6470人,专任教师5819人。户县四中晋升为市级重点中学,全年向高等院校输送大专以上学生继续增加,大学本科上线达2409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