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淄博市淄川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2-09来源:淄博市淄川区统计局 点击:
市场建设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区注册登记的商品交易市场65处,其中过亿元的市场4处。以服装城、建材城为中心的市场辐射力不断增强,服装城完成交易额80.2亿元,建材城完成交易额85亿元,分别增长14.2%和13.3%。柳泉正承广场等一批商贸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引进SM集团、肯德基、银座等一批名牌企业和连锁经营店。 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16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87亿元。成功承办了第四届中国(淄博)国际聊斋文化旅游节和第八届国际木火节,进一步提高了淄川旅游的国际影响力。 七、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共完成出口总值56663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8%;实现出口创汇32294万美元,增长39.5%。全区共有67家企业实现出口创汇,其中三资企业实现出口创汇22157万美元,增长26.4%;自营进出口企业实现出口创汇10137万美元,增长80.2%。出口企业队伍逐步发展壮大,全年比上年新增出口创汇企业22家,新批自营进出口企业21家,使全区自营进出口企业累计达115家。 招商引资不断扩大。全区共引进各类外来投资项目321个,实际到位外来资金5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外来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项目有124个,占全部招商项目的38.6%。新批三资企业16个,增资3个,实际到位项目20个,实际利用外资1775.5万美元。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8072万元,比上年增长34.76%,其中增值税13440万元,增长48.94%;地方财政支出69624万元,增长16.79%。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区各项存款余额达152.21亿元,比年初增加1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3.4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2.85亿元,比年初增加11.39亿元,增长15.53%;各项银行贷款余额70.79亿元,比年初增加8.7亿元,增长17.67%。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共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48项,其中申报市级科技发展计划16项,有11个项目列入计划。全区有2个项目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个项目获三等奖。积极组织专利申请,全年专利申请量达147件,比上年增长42.7%,专利授权32件。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增多,全年有5家企业通过了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使全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家。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稳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加快教育初步现代化进程,全区教体城域网全面启用。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有2所中学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75%的普通中小学跨入了省、市规范化学校行列。全区小学和初中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率为91.73%。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本科实际录取1438人,比去年增加561人,增长65%;本专科共录取3058人,创历史新高。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65处,其中普通高中2处,普通初中31处,职业中专5处,小学100处,幼儿园122处。共有在校学生114595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15036人,初中在校学生30699人,职业中专在校学生9584人,小学在校学生42342人。 文化和广播事业健康发展。组织举办第23届元宵节民间艺术进城表演等节庆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全面整顿网吧和音像市场,严格规范市场秩序。全区共有文化事业机构158个,其中电影机构2个,业余剧团32个,群众文化事业124个。广播电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共有电视发射台和转播站21座,卫星收转站6座,广播电台全年播出时间5千时,电视台全年播出时间21千时。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顺利完成了60处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任务。认真实施卫生支农和农村社会健康服务,农村卫生工作进一步发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工作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2个,实有病床138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909人,其中执业医师767人,注册护士502人。 体育事业取得丰硕成果。年内承办了4项省级、3项市级大型体育赛事,在市第十四届运动会上获得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等四项第一的历史最好成绩,在全国十运会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实现了竞技体育的历史性跨越。群众性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市综合环境有较大改善。以”1358“工程为重点,加大道路建设和城市美化亮化力度,市容市貌有了较大改观。柳泉正承广场、吉祥商业街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淄矿路、吉祥路等城区道路配套设施改造,实现胶王路、鲁泰文化路及其他城区主次干道的全面亮化,有力地提升了城区的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全区新建园林绿地107.03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26万平方米;全年新增城市绿地面积286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5%,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4.6%。 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加大对现有污染点源的治理力度,全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全区共对166家直接燃煤炉窑企业的227只炉窑实行了停产治理或取缔;取缔各类土小企业195家,拆除闲置废弃烟囱174条,取缔燃煤锅炉26只,拒批8个不符合环保要求项目。年处理含酚废水20万吨的集中处理厂开工试运行。重点加强对水泥生产企业粉尘、噪音的治理力度,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有了一定改善。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全年共完成各类监测数据8500个。 十一、物价与人民生活 消费价格上涨平缓。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0%,各类价格涨幅逐步回落,涨势趋于平稳。城乡居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据抽样调查,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528元,比上年增加1576元,增长17.6%;人均消费性支出8576元,增长32.3%。农民人均纯收入5332元,比上年增加603元,增长12.73%;人均消费支出3799元,增长10.68%。年末全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5616元,比上年增长23.37%。 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有所增加。年末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如下: 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 摩托车 90辆 洗衣机 91台 彩色电视机 100台 电冰箱 93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