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青岛市平度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2-02来源:青岛市平度市统计局 点击:
饲料 41.4万吨 -4.7 合成氨 117702吨 21.3 石墨 585623吨 26.5 轮胎 885.6万条 25.5 水泥 39.5万吨 11.6 饮料酒 116068千升 7.7 其中:啤酒 116068千升 7.7 三大工业板块、三大产业集群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拉动了全市工业化进程。三大工业板块继续发挥领头羊作用,完成工业总产值238.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4%;三大产业集群的集群效应进一步突出,集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79.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1.6%。 建筑业。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2.8亿元,可比增长7.9%。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61亿元,增长29.5%。其中一产完成2.8亿元,二产完成112.3亿元,三产完成45.9亿元;三次产业完成比例为:1.7:69.8:28.5,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投资比重比去年降低了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比重比去年下降了8.8个百分点,随着利客来建成、北方国贸等项目的顺利推进,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比去年提高了9.2个百分点。全市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共有217个,占全部项目的30.8%,累计完成投资82.4亿元;计划总投资过亿元的项目有16个,累计完成投资14.4亿元;其中青岛第三啤酒有限公司、青岛淄柴博洋柴油机有限公司(二期工程)两个青岛市重点监控项目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75亿元。 全市房屋竣工面积41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34.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8.7亿元。 五、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道路交通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381.6公里,增长2.6%,柏油公路里程达到1709.5公里,柏油公路覆盖密度达到54公里/百平方公里。随着青平高速公路平度段和荣乌高速公路平度段的建设,平度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6.76公里,成为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最多的县级市。公路交通条件的进一步优化,为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公路运输工具拥有量继续增多,公共交通运营能力不断提高。年末全市公共交通车辆达到213辆,各类线路班车499辆,客运出租营运车辆达到134辆。 邮电通讯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6831万元,增长11.6%;电信业务总量21712.51万元,增长0.2%。订销报纸16.74万份,增长8.0%。新发展电话用户1002户,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9.16万户,增长0.25%;其中城市用户10.97万户,农村用户28.19万户。 旅游业发展较快。随着旅游资源开发步伐进一步加快,旅游客源市场不断扩大,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再创新高。全年共接待海外游客3.3万人次,增长17.9%,国内游客102万人次,增长6%,实现旅游收入7.4亿元,增长7.2%,旅游经济的作用逐步显现。 六、国内贸易 2007年,全市消费品市场在收入增加、政策引导和物价走高三重因素推动下,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4亿元,同比增长17%,总量突破100亿元,增速较去年提高1.8个百分点。以汽车和住房消费为标志的城市消费市场、以家用电器升级换代为标志的农村消费市场在逐步升级。城市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5.6亿元,增长20.5%,连续3年增幅在20%以上;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58.4亿元,增长13.9%,增幅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消费升级类产品持续旺销。据对限额以上零售企业监测显示,汽车类增长22.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1.6%,金银珠宝类增长32.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3.8%,住宿和餐饮业增长34.9%;从消费用途看:吃、穿、用分别增长16.5%、11.8%、19.2%。 七、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16个,合同外资额18818.7万美元,完成到帐外资18242万美元,分别增长-27%、4.7%和26.9%。新批准内资项目328个,实际利用内资43.6亿元,增长20%。引进过千万美元的外资项目9个,平均投资额1694.4万美元。大项目的落户,为全市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 外贸出口继续快速增长。全市与世界11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的经济贸易关系,出口产品达到66个大类,1100余种,自营进出口企业达到82家。全年共实现进出口总值109511万美元, 增长21.5%;其中进口总值为29636万美元,增长5.5%;出口总值为79875万美元,增长29%。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成为全市第一大类出口产品,实现出口总值26966万美元,增长25%,占出口总量的33.5%。 八、财政和金融 财税收入增长加快,经济效益凸现。随着新型工业化进程步伐加快,大项目引进落户,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的税收收入增长进一步加快。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2.2亿元,增长25.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8亿元,增长26.1%;地方财政支出20.4亿元,增长38.8%。税收收入共计完成13.28亿元,增长28.1%,其中民营经济税收完成8.6亿元,增长26.0%,民营经济税收总量占到了全市税收总量的64.9%。 金融存贷稳健运行。金融存款余额为148.3亿元,增长17.8%,其中储蓄存款余额为120亿元,增长13.8%;金融贷款余额为63.7亿元,增长3.9%。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全市鉴定科技成果9项,其中1项达国际先进,6项达国内领先,2项达到国内先进。取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发明专利二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申报并被认定青岛市高新技术产品9种,申报并被认定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5家。申报并列入国家科技发展计划2项,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8项,蓼兰许家村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首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