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青岛市平度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2-02来源:青岛市平度市统计局 点击:
平度市统计局 200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和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认真落实扩大对内外开放、推进城市化进程、发展民营经济、深化改革和改善硬软环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市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城乡人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实现了进入新世纪和实施“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据测算,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34.6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46亿元,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53.49亿元,增长19.2%;第三产业增加值45.67亿元,增长17.7%。 市场物价低位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低于全年物价控制目标2个百分点,较好地完成了物价调控目标。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例由2000年的29.6:38.2:32.2调整为26.3:39.7:34.0,二三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比重进一步提升。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限额以上工业产值中,国有制经济占2.2%,集体经济占4.8%,股份制经济占33.6%,外商投资经济占50.4%,个体私营经济占9.0%。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个体私营经济占全市零售额57.1%。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2001年,全市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0250户,同比增长13.0%,私营企业345户,同比增长17.7%。个体私营经济缴纳税金18431万元,同比增长22.8%。 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加快了以明晰产权为重点、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企业改革步伐,2001年市属企业完成深化改制12户,对已改制的26户进行了规范完善。改制企业的资本结构及生产要素配置得到优化,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完善。 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受国际经济增势趋缓的影响,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低位运行;整个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二三产业比重不高,特别是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与工业化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需进一步调整;部分企业和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入世后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很大;财政总体上比较困难;社会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 二、农业 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大力实施科教兴农和农业产业化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62.71亿元(现价),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 种植业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适当压缩粮田面积,增加经济作物面积,注意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创汇农业和精品农业,各种作物区域布局更加明显:以白埠、明村、崔家集、万家、张戈庄为主形成的绿色花生主产区;以古岘、仁兆、 南村、郭庄为主形成的蔬菜主产区;以明村、白埠为主形成的西瓜主产区;以蓼兰、麻兰、祝沟为主形成的草莓主产区;以同和、蓼兰、白埠、店子为主形成的桑蚕主产区;以大泽山、店子为主形成的葡萄主产区;以旧店、大田、云山为主形成的优质果品主产区;以新河、明村、白埠、张舍、马戈庄为主形成的棉花主产区。据测算,全市粮经作物耕地面积比由2000年的4.4:5.6调整到2001年4.1:5.9。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2001年(万吨)比上年+-% 粮食总产量90.97-6.5 其中:夏粮43.60-13.1 秋粮47.370.6 棉花0.371.7 花生18.478.4 蔬菜(不含果用瓜)190.242.7 水果15.53-2.5 林业生产发展较快。2001年完成造林面积1400公顷,比上年增长65.9%。其中经济林面积1228公顷,同比增长47.6%;农田林网改善面积3667公顷。全市森林面积46711公顷,覆盖率达19.77%。 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以发展规模化经营、特色养殖和提高畜产品品质为主要调整方向,加快了畜禽品种结构的调整,畜牧业已成为我市农业的一个大产业。 主要畜产品产量如下: 2001年比上年+-% 肉类总产量24.29万吨5.9 禽蛋产量6.26万吨4.1 大牲畜年末存栏37.7万头-3.2 生猪年末存栏48.0万头1.9 家禽年末存养2001万只3.7 渔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水产品产量9430吨,比上年增长2.2%。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01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89.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9%。农用拖拉机4.05万台,增长14.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15.85千公顷,增长0.3%。农村用电量59920.9万千瓦时,增长16.3%。 三、工业与建筑业 工业生产在改革和调整中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90.32亿元,较上年增长15.3%。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02.39亿元,限额以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87.93亿元,分别增长18.9%和11.4%。全市工业用电量为41882.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4.4%。 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2001年比上年+-% 发电量16297万千瓦时-17.0 黄金1646.2千克1.1 齿轮1043吨-2.6 合成氨101728吨40.4 化肥(折纯)149783吨39.7 石墨288153吨17.2 自来水生产量782万吨-7.2 铅笔49560万支14.8 水泥23.41万吨8.0 饮料酒84881吨3.4 其中:啤酒72204吨8.0 工业效益水平较快增长。全市实现工业利税16.03亿元,增长19.0%;实现工业利润9.99亿元,增长19.2%;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产销衔接状况较好,全年产销率为97.8%。 建筑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共完成建筑业增加值5.8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8%。全市资质在五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6.8亿元,同比增长56.0%。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1年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0080万元,同比增长24.8%。市以上单位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2184万元,比上年增长41.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1522万元,增长83.4%,更新改造投资39648万元,增长18.8%,房地产开发投资29802万元,增长65.7%;农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7896万元,比上年增长14.2%。 房地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2001年,全市商品房屋竣工面积29.8万平方米,增长65.6%;销售商品房屋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商品房屋销售额1.4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