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济南市历下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2-04来源:济南市历下区统计局 点击:
2006年,区委、区政府领导全区人民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积极推进“和谐历下”建设,经济增长平稳快速,运行质量继续提高,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增长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财政税收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就业形势稳定,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了“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经济增长平稳快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初步核算,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6.8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0.09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7.06亿元,比上年增长7.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89.7亿元,比上年增长16.3%。从产业贡献看,第三产业增速加快,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89.33%,拉动GDP增长13.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02:23.10:76.88。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3539元,比上年增长16.1%。 二、财政收支状况良好。 地方财政收入增势明显。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05636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四大主体税种总体完成情况良好,营业税、房产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共完成69775万元,占本年度财政收入的66.1%,比上年增长20.8%。其中,营业税46559万元,比上年增长23.3%;增值税8392万元,比上年增长14.3%;企业所得税7978万元,比上年增长29%;房产税6846万元,比上年增长5.8%。全年地方财政支出69673万元,比上年增长19.3%。 三、工业生产稳步增长。 2006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60.97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96亿元,增长10.1%;产品销售收入230.11亿元,增长15.33%;利税8.62亿元,增长5.02%;利润1.08亿元,增长92.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家,其中全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17家。 支柱行业和大型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全区17家过亿元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2.58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91.12%;实现增加值55.0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92.38%。其中:中石化济南分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18亿元。石油加工、摩托车制造、供应燃气等传统行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7.44亿元,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6%。 四、金融业支撑作用功不可没,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 2006年,全区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56亿元,增长18.5%,占整个第三产业的比重为53.85%,同比提高个0.45百分点。 金融业快速增长。金融业增加值52.27亿元,增长22.4%,占全区整个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33.51%,占全市金融业比重的42.57%,列全区现代服务业各行业之首,总量居全市第1位。其中,营业收入过亿元的金融业单位13家,占全市过亿元金融企业总数的43%,实现营业收入183.76亿元,同比增长33.2%,实缴税金8.03亿元,同比增长23.9%。 旅游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2006年我区共接待游客522.6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和80%。2006年,驻区三大国际旅行社共接待出境游客11810人,同比增长20%,在各县(市)区中居于前列。其中,山东旅游有限公司接待出境游客9300人;山东旅行社接待出境游客1226人;山东省中国国际旅行社接待出境游客1284人。我区涉外宾馆(饭店)共接待入境游客52025人,占全市总数的38%,同比增长13%。其中,索菲特银座大饭店接待入境游客21694人;贵和皇冠假日酒店接待入境游客17328人;中豪大酒店接待入境游客8354人;玉泉森信大酒店接待入境游客4649人。 房地产业较快增长。2006年,省、市、区三级政府加快东部开发,以围绕奥体中心为核心的东部地区,已成为全区乃至全市的投资热点地区,也带动了一大批房地产企业投资东部,成为拉动我区房地产投资的重要因素。全年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36.99亿元,占总投资额的41.3%,其中围绕政务中心、奥体中心开发的房地产过亿元项目9个,总投资额17.34亿元,占房地产投资额的46.9%。 五、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6.3亿元,比上年增长16.9%。总量居全市各县(市)区首位。限额以上商业企业达到158家,其中过亿元企业38家,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4.89亿元,利润总额3.93亿元。 六、投资规模继续扩大,招商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断提高。 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89.6亿元,比上年增长34.7%,增幅居全市各县(市)区之首。按投资产业结构分,二产完成投资4.8亿元,占总投资额的5.4%;三产完成投资84.8亿元,占总投资额的94.6%。固定资产投资率为23.7%,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全年引进项目118个,到位资金76亿元,总量列各县(市)区前列。招商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比重达到了84.8%。驻区世界500强企业已达28家,索尼、东芝、IBM等7家公司由办事处改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纳税实体。 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加大。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累计投资26.48亿元,主要涉及科研、文化、卫生、教育、社会保障、道路及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 亿元项目支撑作用较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及单位175个。计划过亿元项目19个,完成投资额34.75亿元,占总投资额的38.78%。 七、对外贸易增势良好。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4259.7万美元,同比增长125%,总量列各县(市)区第二。新批项目15个,外资进一步向房地产和公共事业领域集中。68家企业完成外贸出口2.9亿美元,增长36.6%,地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和总量增幅均超过了50%。轻骑集团实现出口过亿美元,浪潮集团积极开拓海外生产基地,取得了高科技产品出口的跨越式发展。 八、城市规划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规划编制成果显著。山大路科技商务区、盛福庄、长岭山、双井4片区基本完成控制性规划编制,山大路科技商务区起步区完成城市设计初步方案,使我区全部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的范围,区域未来发展的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更加明确。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完成了省府前街、文化东路、经十一路、甸新东路、千佛山西路等15条主次干道的改造建设任务;对燕山、佛山苑、师东新村等11个居民小区进行了综合整治,建设了甸柳、燕山2个室内副食品市场,有效解决了两个居民区的马路市场问题,大大改善了居民群众的生活居住环境。片区开发迈出新步伐。老城提升、新区开发并举,芙蓉街、曲水亭、后宰门片区保护性修复和整治效果明显;市政务中心主体竣工,奥体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燕山新区A地块已完成拆迁摸底工作,龙泉山庄、浆水泉、中润世纪城等开发项目进展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