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济南市历下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2-04来源:济南市历下区统计局 点击:
2005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国民经济保持了健康良好的发展势头。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6.30亿元,同比增长(可比价)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2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9.55亿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246.56亿元,增长13.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06:24.38:75.56。 财政收支状况良好。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6%。从税收情况看,主体税收仍是财政收入增长的主体。其中:营业税37757万元,比上年增长36.4%;增值税7342万元,比上年增长2.11%;企业所得税6183万元,比上年增长49.85%;房地产税6473万元,比上年增长35.73%。营业税、房产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共完成5.78亿元,占本年度财政收入的64.08%。地方财政支出5.84亿元,比上年增长24.15%。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科技含量不断增加。2005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6.6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21.6亿元,同比增长18.4%;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3.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2.52%,同比提高4.01个百分点。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家,总数达到135家。其中,产品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20家,实现销售收入198.42亿元,同比增长24.9%。 建筑业发展趋缓,支柱企业作用明显。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245家,完成增加值24.9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过亿元单位11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99.87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小幅攀升。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68.0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工业投资6.32亿元;第三产业投资61.67亿元;占总投资比重达到90.70%。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61亿元,同比增长14.5%,总量居全市各县市区之首。限额以上商业企业达到129家,其中过亿元的41家,累计实现商品销售收入净额242.96亿元,利润总额2.78亿元。 对外贸易再上新台阶。完成外贸出口总额2.02亿美元,同比增长31.7%;实际利用外资6338万美元,同比增长82.0%。全区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58家,其中出口过千万美元的企业5家,过百万美元的企业23家。新增民营出口企业10家,总数达到30家。 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全区共引进项目512个,项目到位资金36.61亿元,占市下达任务指标的197.2%。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到位资金过亿元的项目4个,过千万元的项目54个。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各类学校在校学生94008人,拥有中小学159所,职业学校1所,小学、初中入学率保持100%。 2005年科技三项经费支出1400万元,占到全区财政支出的2.4%。全年共有66个项目列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共争取上级科技经费1688万元。其中国家级6项,经费890万元;省级13项,经费291万元;市级47项,经费507万元。连续两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健康发展。2005年末全区拥有街道文化站11个,拥有藏书4.5万册,举办各种展览20余次,各类文艺演出80余场,首次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先进文化区”荣誉称号。拥有医院、卫生机构66处。年末卫生机构病床7238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7734人。体育取得新成绩。全年举办各种大型比赛活动28次,参赛50万人次。被国家体育总局连续四次授予“全国游泳之乡”荣誉称号。 城市面貌发生新的变化。完成了解放路、燕子山路等12条主次干道的综合改造,经一路东延长线改造进入工程收尾阶段。投资3600万元,整治街巷338条,特别是突出对芙蓉街-曲水亭街片区的保护性修复和整治,再现了泉城济南的古韵特色;打造了泉城广场南侧“火树银花一条街”和泉城路“金光大道”,美化了城市环境,使之成为城区休闲旅游的新亮点。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区单位从业人员16.09万人,在岗职工平均人数15.34万人,平均工资2444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199元,比2004年增收847元,增长13.6%。 人口继续保持均衡增长。全区年末总人口59.87万人,比上年增长0.84%。人口出生率为4.53‰,死亡率4.41‰,人口自然增长率0.12‰,计划生育率达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