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成都市金堂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2-04来源:成都市金堂县统计局 点击:
金堂县统计局 2008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全域成都”理念,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努力克服5.12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利影响,全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初步测算,200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3亿元,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35.9亿元,增长27.7%;第三产业增加值32.8亿元,增长12.1%。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为31.3:35.9:32.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GDP达13385元。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52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占全县GDP的比重为52%。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县从业人员48.3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45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6%。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其中农业总产值25.98亿元,增长6.9%;林业总产值0.40亿元,增长23.0%;牧业总产值19.23亿元,增长8.1%;渔业总产值0.88亿元,增长8.7%。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6.45万公顷,比上年减少676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31.89万吨,比上年增加8.6%;油料产量4.09万吨,增长16.5%;水果产量23.41万吨,增长1.8%;蔬菜产量77.28万吨,增长22.9%。 全年肉类总产量9.04万吨,比上年增长10.5%,生猪出栏90.28万头,增长8%;肉牛出栏4万头,增长24.5%;肉羊出栏21.57万只,增长26.9%;家禽出栏731.1万只,增长14.1%;蚕茧产量2314吨,增长15.7%。年末大牲畜存栏3.45万头,增长17%;生猪存栏57.53万头,增长4.3%。 全年水产品产量8320吨,比上年增长2.7%。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7.3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200台,农用载重汽车287辆,农用运输车527辆。全年机耕地作业面积3.63万公顷,机电灌溉作业面积4.7万公顷,机械收获面积0.69万公顷。化肥施用量(折纯量)2.13万吨,农村用电量8950万千瓦小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12亿元,比上年增长55.5%,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5.39亿元,增长40%;实现利税总额2.65亿元,比上年增长21.9%;盈亏两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亿元,增长16.1%。 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31%。其中:资产负债率为77.8%,总资产贡献率为6.3%,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98534元/人。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1%。
支柱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中机械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制鞋)业、建材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实现总产值25.6亿元,增长18%,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5.3%。 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全县商品房屋施工面积97.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7.1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9.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4.8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9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0亿元,增长104%;技术改造完成投资15.5亿元,下降41.4%;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5亿元,增长9.2%。
全县协议引资66.2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9.07亿元;到位市外内资19.0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56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0%;实现出口创汇2203万美元,增长265.6%。 五、贸易业 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县城消费品零售额10亿元,增长19.2%;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5.5亿元,增长21.5%。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8.4亿元,增长12.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7.1亿元,增长36.9%。
六、交通和旅游 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2036.8公里。其中:国道公路36.5公里;省道公路里程25.9公里;县道公路里程258.2公里;乡道公路里程466.4公里;村道公路里程1249.8公里。 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6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5%;实现旅游收入8900万元,增长36.9%。旅游接待设施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三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农家乐饭店4家。 七、金融和保险 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3.7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4.8%;各项贷款余额31.6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16.84亿元,现金支出121.69亿元,现金净投放4.85亿元。 保险业务发展迅速。全年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2.22亿元,各类保险赔偿与给付支出0.63亿元。 八、文化、教育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县有文化馆1个,组织文艺活动65次;乡镇文化站21个,组织文艺活动126次;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和报刊总藏量6万册。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有各类学校74所,专任教师5628人,在校学生总数10.65万人。 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有小学47所,教学点151个,专任教师2972人,在校学生5.58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普通中学25所,专任教师2276人,在校学生3.82万人。职业中学1所,专任教师194人,在校学生2910人。 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县小学学生毕业率为99.1%,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9.5%;普通初中学生毕业率为94.4%,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86.7%;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率为98.8%。 幼儿教育继续发展。年末,全县有68所幼儿园,在园幼儿1.78万人,学龄儿童入园率达到90%。 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旋律,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全年体育人口达到了35万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40%;全年举办县级综合运动会2次,重大体育活动8次,单项比赛43次;共参加市级比赛40次,取得个人及团体名次奖项60个。 九、城市建设和公用事业 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年末,县城道路面积130万平方米。 县城供水能力增强。县城日供水能力5万吨,全年供水总量710万立方米。 县城用气普及率提高。全年县城天然气供气总量3270万立方米,天然气用气户数2.9万户,用气人口9.3万人。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240吨,用气户数0.2万户,用气人口1.2万人。 城市公共交通不断壮大,出租汽车发展迅速。到年末,市内公共汽车营运车辆67辆,客运总量673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