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徐州市沛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2-16来源:徐州市沛县统计局 点击:
2005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两个率先”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经济总量再上台阶,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加强,全面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再创新高。初步统计,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GDP)1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2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54.31亿元,增长18.1%;第三产业增加值41.59亿元,增长16.3%。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工业化进程继续加快,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23.3: 43: 33.7调整为22.7: 43.8: 33.5。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县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基本目标,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推行水稻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促进了“三农”工作的健康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8.2亿元,增长7.6%。粮食、蔬菜产量保持稳定增长。2005年新上1000万元以上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5家,其中福润、海阔、森磊、徐州大沛等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今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424个,入会会员8.2万人。生态肉鸭、优质稻米、创汇特菜三大优势主导产业和三大经济板块生产格局基本形成。劳务经济进一步壮大。2005年全县劳务输出26万人,比上年增加8.5万人,初步形成了建筑防腐、保安、电子装配、运输等一批名牌劳务。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十五”期间,重点实施了大沙河分期治理、36条骨干河道疏浚,累计完成土方5000万方。改造中低产田11.2万亩,治理采煤塌陷地2万亩。农业机械综合作业水平达到79.5%。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2005年比上年增长% 粮食万吨48.191.77 棉花万吨0.39-62.11 油料万吨0.73-9.8 水果万吨9.99持平 蔬菜万吨151.161.72 林业生产和绿化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育苗面积166公顷,零星植树200万株。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如下: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2005年比上年增长% 肉类产量万吨8.178.21 其中:猪牛羊肉万吨5.163 牛奶产量万吨0.58-14.71 禽蛋产量万吨7.670.13 奶牛存栏数万头0.16-15.79 出栏肥猪数万头45.64.1 猪年末存栏数万头35.13.3 羊出栏数万只76.4621.87 羊年末存栏数万只46.5421.83 家禽出栏数万只1764.4440.98 家禽年末实有数万只1019.452.93 全年水产品产量22550万吨,比上年增长0.18%。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74.62万千瓦。年末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024台,小型拖拉机20147台,农用运输车2760辆,农业排灌动力机械14.9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8.54万吨,农村用电量2.71亿千瓦小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我县进一步强化工业经济主导地位,突出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继续深化企业改革,积极开拓市场,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初步统计,全年工业增加值45.06亿元,增长18.1%。 工业产销衔接水平提高,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县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65.96亿元,比上年增长69.0 %,利润总额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10.62 %,利税总额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65%,产品销售率96.5%。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年来,先后完成了投资25亿元的电解铝,投资12亿元的天成氯碱,投资10亿元的龙固坑口电厂,以及华隆织染、华正塑编、汉唐服饰、千龙木业等一批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投资20亿元的龙都兴业60万吨甲醇,投资5亿元的年产30万吨纳米碳酸钙,投资1.5亿元的年产60万吨芭田复合肥,投资1500万美元的年产220万对液晶显示器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正在建设,年内投产。投资5亿美元的禄恒能源60万吨液相甲醇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投资8000万美元的PVC手套项目已签约。2005年,完成工业性投资40亿元,开工建设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个。煤电、重化工、铝深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和纺织、塑编、机电、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单 位2005年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万千瓦小时65588210.41 火电万千瓦小时65588210.41 小麦万吨631.87 纱万吨8.0863.12 布万米0.12188.71 白酒千升6306330.71 油漆吨1054142.6 塑料制品吨1983616.4 钢材吨9965828.4 水泥万吨48.1350.53 建筑业稳步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建筑业增加值9.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63.5亿元,比上年增长46.6 %。其中:工业投资41亿元,增长98.1%;规模以上投资和城镇投资分别完成 51.11亿元和40.7亿元,分别增长77.1 %和62.9%;房地产完成投资额3.1亿元,增长11.9%;全县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居民住宅建设均有新的进展,投资结构明显改善。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增加值12.23亿元,比上年增长21.2%。2005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1961公里,其中:一级公路91公里。全县公路货运量690万吨;水上运输货运量133万吨;民用汽车拥有量9794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6662辆。三年建成农村等级公路670余公里,农村村通灰黑公路比重达80%。全县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93%以上。全面完成了15个小游园、8座公厕、路名牌、居民门牌号等便民工程建设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