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统计局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集聚、两突破、两促进”的总体思路,努力实现如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110.71亿元,比上年增长20.5%;第三产业增加值71.31亿元,比上年增长16.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348元,比上年增长16.9%。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4.2:52.2:33.6,二、三产业占比继续提升,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2.02亿元,比上年增长41.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02亿元,比上年增长46.5%。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五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
一、 农 业
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全县实现第一产业增加30.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66.04亿元,比上年增长6.75%,其中农业产值24.50亿元,比上年增长4.0%;牧业产值1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渔业产值21.37亿元,比上年增长5.74%。主要农副产品产量中,粮食86.29万吨,棉花2.10万吨,油料总产3.53万吨,生猪出栏65.2万头,羊出栏38.4万只,家禽出栏2282万羽,蚕茧产量6380吨,水产品总量23.59万吨。
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项目农业层次进一步提升。全年组织实施市级以上重点农业科技项目30项,其中市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20项,国家级项目7项;获市厅级三等奖以上科技成果项目10项次。质量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增认证“三品”10个,其中无公害产品2个,绿色食品6个,有机食品2个,“三品”认证由量向质转变,畜产品实现绿色食品认证零的突破。新增农业地方标准7个,其中省标3个、市标4个;新增标准化示范区15个,其中新增省级标准化示范区1个;生态农业县创建通过省级验收。高效农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全年亩产出3000元以上的高效农田达50万亩。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为了改善农业灌溉用水和群众生活用水水源水质,2007年完成了四贯河、洋口运河三、四标段等4条县办河道的疏浚任务,疏浚长度22.8公里,土方106万方;疏浚镇级河道50条,长度136.4公里, 土方250.5万方;整治村级河道涉及77个村155条河,土方220.92万方。此外还实施了袁庄节水增效灌溉和河口小型公益设施两个2007年国家级示范项目,两项目共投入资金971万元,改造泵站9座,新建防渗渠76公里,配套各项建筑物1563座,项目建设3.5万亩,有2.4万亩农田的灌溉和排涝得到明显改善。
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农机总动力74万千瓦。拥有拖拉机9293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20台,小型拖拉机8973台;机动插秧机1646台;秸杆粉碎还田机62台;各种固定、临时泵站动力机械3583台,58170千瓦;联合收割机1287台,其中自走式1189台;机动脱粒机6277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6236台;农用运输车辆3230台。
二、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继续高位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8.21亿元,比上年增长2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02亿元,比上年增长41.1%;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00.2亿元,比上年增长42.2%;实现利税30.09亿元,比上年增长54.6%,其中利润19.84亿元,比上年增长66.8%;亏损额1350万元,比上年减少3789万元;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226.93%,同比提高36.3个百分点。年末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193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总数92家。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服装8613万件,比上年增长38 %;食用植物油7.79万吨,比上年增长25.88 %;配混合饲料25.38万吨,比上年增长31.24%;纱7.47万吨,比上年增长28.19%;丝1662吨,比上年下降14.57%;化学农药原药8221吨,比上年增长5.04%;合成氨3.77万吨,比上年下降6.58%。
社会用电同步增长。2007年全县全社会用电21.8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3.55%,其中工业用电17.0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9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67%。全县电力工程累计完成投资额14364万元,重点实施了220千伏马塘变改造工程、110千伏如东风电二期工程、 110千伏洋口-环港外滩线路及其扩建间隔工程、110千伏洋口-东凌风电线路工程、110千伏岔南输变电工程、110千伏栟茶变扩建工程、110千伏凌洋风电接入系统工程等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实现建筑业施工产值105亿元,比上年增长21%,施工面积154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累计在手的工作量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全县共有建筑业资质企业101家,其中特级2家、一级3家、二级23家、三级54家,劳务企业19家,建筑产值超亿元11家,超25亿元2家;五建、顺通列省建筑业30强企业。年内获“鲁班奖”工程1项,获省科技应用示范工程4项,省级以上奖项8项,市优工程奖15项,省级文明工地8项,市级文明工地16项,县级文明工地28项。
三、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势头依然强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43.15亿元,比上年增长22.9 %。在投资完成额中,全部工业投入120.52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规模工业投入98.71亿元,比上年增长35.71%。全年共实施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项目548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280个,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64个。千万元以上竣工工业项目159个,竣工率达56.79%。服务业投入增势强劲,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6.77亿元,比上年增长24.91%,当年竣工房屋面积21.6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21.31万平方米。
四、 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2007年我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洋口大道17公里一级公路全面建成通车;S334线如东西段38公里一级公路新建工程全线展开,路基和九圩港大桥基本建成;沿海高速东陈连接线6公里简易通车,白蒲连接线正在进行路基施工;新一轮县乡道改造帷幕全面拉开,全年改造县乡道路120公里,其中建成通车100多公里;通村水泥砼路300公里,镇村公路达标整治全面推进并基本完成。如泰运河2公里护岸工程、县乡道10座危桥改造及省道223线南段路灯工程、县乡道大中修工程全面完工,全年累计完成投资8.1亿元。省道225改线29公里一级公路已完成设计、招标等前期工作,即将正式开工。****车船清理工作成效明显。到年底,全县已清理货车97辆、变型拖拉机1853辆、船舶36艘,****车船回归率均超过70%。全年新增厢式货车264辆,占新增总数的34.97%,重型货车130辆,占新增总数的17.22%;新增货运船舶53艘6919载重吨。继续推进公车公营,公车公营率达62.9%。全年及时、安全运送旅客337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