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南通市海门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2-06来源:南通市海门市统计局 点击:
2005年,全市人民在中共海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大跨越、社会大发展、能力大提升”三大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和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劲势头。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据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12.61亿元(新口径),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76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24.79亿元,增长19.0%;第三产业增加值65.06亿元,增长13.9%。人均生产总值20928元,比上年增长16.1%。 一、农林牧渔业 全市共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0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农业产值18.01亿元,增长1.0%;林业产值0.21亿元,增长11.6%;牧业产值6.97元,增长5.0%;渔业产值10.22亿元,增长8.5%。 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60031公顷。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5.54万千瓦,同比增长5.1%。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农机动力28.4千瓦,比上年提高了1.4千瓦;全市拖拉机拥有量4518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73台;联合收割机61台。全年机耕面积达33252公顷,机播面积达5670公顷,机械收获面积为6028公顷。全市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5.03万吨,农村用电量12.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3%。 二、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0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4.91亿元,同比增长27.4%。全市工业产品销售收入963.14亿元,比上年增长56.3%;实现利税79.23亿元,比上年增长6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326.43亿元,比上年增长40.6%。 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1.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全市建筑施工人数达11.7万人,建筑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70亿元,增长20.6%;施工面积2632万平方米,增长27.1%;竣工面积783万平方米,增长22.9%。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14.2万元,比上年提高16.0%。南通三建和南通总承包公司2家企业晋升为房屋总承包施工特级资质。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18.87亿元,比上年增长47.2%,增幅比上年上升25.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6.91亿元,增长18.4%。全市完成工业性投入100.03亿元,比上年增长67.8%。一批重点工程项目进展顺利,金雪集团、海螺水泥、雄风科技、特种钢厂、诚丰铜业、金呢集团完成工业投入6.30亿元;完成电力设施、输变电工程投入0.88亿元。全年销售各类商品房面积38.9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2.1%,住宅平均销售价格1892元/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1%。商品房销售额达8.44亿元,比上年增长44.0%,其中住宅销售额达7.04亿元,增长87.4%。 四、交通和邮电业 全年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759万吨,比上年增长25.2%,公路客运量742万人次;公路货物周转量达421776万吨公里,水运货物周转量1536万吨公里。市内等级公路为111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0公里、一级公路58公里、二级188公里、三级165公里、其它等级为659公里。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为1.58万辆,增长25.3%,其中客车1.18万辆,同比增长30.2%;年末私人汽车拥有量1.04万辆,其中轿车5350辆,分别增长41.7%和56.3%。 2005年12月10日,我市电话号码成功升至8位,全市交换机总容量达36.8万门,比上年新增4.14万门,年末电话用户35.91万户,同比增长17.6%,其中市话用户13.51万户(含小灵通),增长44.0%,农话用户22.40万户,增长5.9%,移动电话用户达25.80万户,比上年增6.10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1.88万户。全年发送信函442.40万件,特快专递13.40万件。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03亿元,增长10.6%,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1.30亿元,增长15.8%;餐饮业零售额5.60亿元,增长21.3%。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2.71亿元,增长21.1%;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2.52亿元,增长11.7%。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注册登记市场60个,其中农副产品市场51个,工业消费品市场9个。全年消费品市场成交额达207.90亿元,比上年增长26.9%。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11个,成交额145.48亿元,占消费品市场成交额的70.0%。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1%,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0.8%。 六、对外经济 全市共完成进出口总额3946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出口总额32805万美元,同比增长20.9%;进口总额6664万美元,同比增长33.2%。三资企业实现出口额27970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85.3%,比上年增长20.5%;自营生产企业出口额4835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4.7%,比上年增长23.7%。全年新增三资企业190家;新批增资项目89个,合同利用外资7113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39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7%和26.7%、71.3%。全市对外劳务实现营业额11043万美元,同比增长19.4%;新派出国劳务2070人,比上年增长12.9%。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7.53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63亿元,增长15.7%;全年财政总支出11.89亿元,增长16.5%。 年末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215.90亿元,比年初增加25.42亿元,增长13.3%。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67.40亿元,比年初增长16.0%;年末企业人民币存款余额30.57亿元,比年初增加1.93亿元,增长6.7%;年末金融系统各项贷款余额100.63亿元,比年初增加17.59亿元,增长21.2%。其中短期贷款74.31亿元,比年初增加3.22亿元,中长期贷款12.06亿元,比年初增加3.16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人民币)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分别为0.86亿元和3.09亿元。全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54亿元,理赔款支出共0.43亿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5年获南通市以上科技成果奖有23个,其中二等奖5个、三等奖15个、四等奖3个。有多项计划项目和新产品项目分别被国家和省列项。其中列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项、省级星火计划项目3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4项,省级火炬计划项目7项;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5个,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4个,国家重点计划项目3个。获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有:江苏金呢集团有限公司;获省高新技术企业有:江苏通光信息有限公司、江苏通光电子线缆有限公司、江苏金雪集团有限公司、南通回力橡胶有限公司、海门市冠东车灯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全年专利申请286件,授权56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