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郑州市新密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2-05来源:郑州市新密市统计局 点击: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开工建设了110个重点项目,实际完成投资41.9亿元,其中列入省、郑州市重点建设项目15个,完成投资19.8亿元。28亿元的裕中电厂一期2×30万千瓦机组工程在2007年投资2.3亿元全部运行发电;曲梁服装工业园区投资2.2亿元,建成标准厂房13万平方米;郑州隆盛祥矿冶有限公司投资2.8亿元的年产6万吨氟化盐项目建设基本完成,将投入试生产;投资2.8亿元的和成煤矿即将竣工投产。 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全年累计投资4.8亿元,完成各类建设项目373个;完成煤矿沉陷区安居工程10处,安置农民3620人,袁庄扶贫开发区新建8幢移民住宅楼已经峻工。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投资7600万元,新建改造溱水路大桥、屏阳路、文峰路、开阳路、长乐路等一批城市道路;投资近4000万元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和投资3000多万元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按期竣工;天然气利用工程铺设管网223公里,开发用户4430户,市政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兆吉新世界投入营业,金成时代广场、中强国际桂名园、水上乐园国际广场等项目初具规模,城市功能更趋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9411万元,比上年增长19.8%。分城乡看,市以上消费品零售额477381万元,增长27.2%;市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92030万元,增长4.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24913万元,增长24.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30953万元,增长4.1%;其他行业零售额13545万元,增长23.8%。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销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日用品类,家俱类,体育、娱乐用品类等吃、穿、用、住、娱乐类商品销售额持续快速增长,增幅分别达到52.2%、11.7%、22.5%、106.8%、19.8%、22.9%、20.1%。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全市直接出口总值为569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4.2%。 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家;合同利用外资金额6420万美元,增长58.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303万美元,增长87.4%。 全年全市主要景区、景点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8.8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1%;旅游总收入7315.75万元,比上年增长25.5%,其中景区营业收入303.7万元,宾馆营业收入4945万元,旅行社组团40178人次,营业收入达2067.05万元。全市国内旅行社13家,比上年增加1家;星级宾馆3家;获得经营许可证的旅游景区、景点7家。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75167万元,比上年增长13.4%。 全年公路运输业完成货物周转量163377.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1.5%;旅客周转量188677.8万人公里,增长3.59倍。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5292.9万元,比上年增长32.3%,其中:邮政业务7684.2万元,增长26.1%;电信业务117608.7 万元,增长32.7%。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到40.56万户,增长14.0%;移动电话本年新增用户4.99万户。本地电话用户年末数为187823户,下降5.1%,其中:小灵通用户为37372户,下降28.6%,固定电话用户为150451户,增长3.3%。年末市话总容量22.02万门,下降0.1%。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40906户,增长52.8%。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06967万元,比上年增长33.3%;一般预算收入86148万元,增长18.7%。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45641万元,比上年增长27.2%;一般预算支出123606万元,增长27.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043万元,增长24.5%;公共安全支出9246万元,增长18.2%;教育支出32216万元,增长66.7%;科学技术支出1110万元,增长116.4%;文化教育与传媒支出768万元,增长38.1%;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4444万元,增长29.3%;医疗卫生支出6102万元,增长23.0%;农林水事务支出14036万元,增长15.4%。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320630万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04107万元,增长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58968万元,比上年增长37.9%,其中,短期贷款310952万元,增长24.5%;中长期贷款81092万元,增长28.9%。全市农村信用社贷款207135万元,增长16.7%。 全年全市保费收入13651万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548万元,增长27.3%;人寿险保费收入11103万元,增长6.3%。全年赔付额2408万元,增长48.3%。其中, 财产险赔付额1367万元,增长23.8%;人寿险赔付额1041万元,增长100.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农村教育得到巩固和加强,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及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等政策,安排资金3227.6万元,惠及学生近10万人;投资2300万元的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小学远程教育和课桌椅更新工程完成投用。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17所,下降1.1%。其中:完全中学3所,高级中学4所,初级中学4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中等职业学校8所,小学147所,小学教学点43个,特殊教育1所,幼儿园75所,成人技术培训学校329所。全市共有在校生327145人,下降1.8%。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6392人,增长14.3%;普通初中在校学生43409人,下降10.8%;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9790人,下降7.4%;小学在校学生70403人,下降1.9%;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51人,增长5.6%;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在校学生187000人,下降0.3%。全市共有在职教职工数10663人,增长1.1%。其中:普通中学4415人, 中等职业学校609人,小学4334人,特殊教育48人,幼儿教育1257人。全年向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6545人,增长4.9%。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9.7%。 全市继续落实全民健身纲要,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动员群众开展体育活动,全年举办市以上运动会4次,参加运动员人数达3600人次,举办乡镇运动会72次,参加运动员人数达8100人次。并对学生的体育健康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全年参加“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初中毕业生学生数为15046人,合格率达97.5%,高中毕业生学生数为6037人,合格率达95.1%。 全年全市科技三项费用达922万元,比上年增长46.3%。组织实施科技项目94项,其中郑州市级26项,省级5项,国家级2项。全市建立产学研联合体5家。申报专利1788项,申请量居全省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