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郑州市巩义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2-05来源:郑州市巩义市统计局 点击:
巩义市统计局 (2007年3月8日)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拼搏实干,继续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增长。据初步核算,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42.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5亿元,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180.9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56.8亿元,增长 8.8%。人均生产总值30421元,增长16.2%。三次产业结构为2.0:74.6:23.4。在国民经济总量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全年完成增加值188.1亿元,增长21.9%,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77.5%,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 市场价格小幅上涨。2006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6 个百分点。八类价格呈现“四升四降”,其中衣着、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等价格比上年小幅下降,食品、烟酒及用品等价格略有上涨(分类价格详见附表1)。 二、农 业 全年粮食增产,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粮食总产量18.4万吨,比上年增产13.5%。其中:夏粮产量9.3万吨,增产14.3%;秋粮产量9.1万吨,增产12.6%。进一步扩大果树、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年末果园面积1400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100公顷,总产量63230吨,比上年增长10.1%。规模养殖迅速发展,规范养殖小区达到10个。 造林绿化取得新进展。全年成片造林面积达 867公顷,成林抚育作业面积8000公顷/次;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2000公顷/次;当年新育苗面积 202.1 公顷,四旁植树83万株。 畜牧业平稳发展。全年肉类产量28445吨,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5883 吨,增长19.3%;禽蛋产量10732吨,减少4.0%;奶类总产量3890吨,比上年减少0.9%;水产品产量1160吨,增长2.7%。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50.7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4%;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分别达到14305台和5491辆;全年农村用电量103808万千瓦小时。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5255公顷;旱涝保收田12786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产销基本衔接。2006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72.3 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工业,下同)完成工业增加值130.2亿元,比上年增长23.0%;规模以下和个体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规模工业产品产销率97.0%。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详见附表2)。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 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55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实现利税总额33.9亿元,增长14%;资产负债率64.7%。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207.94%,比上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但仍有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产品销售不畅,经济效益下滑。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24.94亿元;亏损企业11家,亏损面为3.2%,亏损企业亏损额0.12亿元。 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8.6亿元,比上年增长 5.4%。全市四级以上建筑企业施工面积67.4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2万平方米。完成房屋竣工面积3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4万平方米;实现营业利润1725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7.1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长9.4%;其中:城镇完成投资82.8亿元,增长23.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3亿元。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年市定重点工程100项。豫联集团环保综合机组一台机组发电和巩义市二电厂的扩建,垃圾处理场一期建设及石河道治理工程,以及火车站广场改造、工业品博览中心等重点工程的完工和建设,为我市经济发展和改善城市环境增添新的活力。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全年运输旅客5191万人,比上年增长11.0 %;运输货物5195万吨,增长11.0%。全年共完成货物周转量177530万吨公里(公路运输),比上年增长10.0%;完成旅客周转量15762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0%。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共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8449万元,(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860万元,比上年增长36.2%;电信业务总量84589万元,增长10.1%;固定电话到达户数228929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20700户;互联网用户达到37822户,比上年增长101.6%。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68.6部/百人,比上年提高2.7部/百人。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2.9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分地区看:城区零售额38.6亿元,增长14.6%,农村零售额 24.3 亿元,增长18.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9.3亿元,增长15.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1.7亿元,比上年增长21.4%。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增长较快。2006年实际利用外资917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30%;全年出口总值1400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9%。 旅游业持续发展。2006年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112万人次。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6年,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1.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新口径工商税收6.3亿元,比上年增长24.2%。财政支出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6.9%;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30944万元,比上年增长42.4%;城市维护费支出4197万元,下降3.5%;基本建设支出18245万元,增长7.2%;社会保障补助支出14745万元,增长7.1%。 金融形势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8.8亿元,比年初增长20.3%,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16.6亿元,比年初增加83928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款为81.3亿元,比年初增长12.8%。年末各项贷款余额 50.4亿元,比年初增长17.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2.5亿元,比年初增加27894 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7.2亿元,比年初增加5763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