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洛阳市老城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2-20来源:洛阳市老城区统计局 点击:
2004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工业强区,商贸富区”的经济战略目标,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积极推进改革,加快对外开放,全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良好,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全区经济实力增强。据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全口径地区生产总值19.5亿元,同比增长16.5%;农业总产值14680万元;全部工业总产值127440万元,工业增加值36439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3834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672万元。 一农业 2004年,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三大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狠抓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布局进一步优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种植业结构得到全面调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3.05万亩,粮食总产量8528吨,比上年增加2.2%;油料播种面积0.168万亩;蔬菜播种面积2.16万亩;水果种植面积达0.23万亩,水果产量3300吨;花卉种植面积达4755亩。 畜牧业生产保持稳步发展。主要产品及禽畜存栏均有所下降,但优良品种发展较快。 二工业交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27440万元,同比增长20%。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99414万元,同比增长21.5%,产销率达97.5%。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4年全区工业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36439万元,同比增长20.3%。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完成增加值27555万元,同比增长19.4%;实现利税5756万元,同比增长24.2%。 运输客运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比上年有所增长,年内实现客运量20.3万人,货运量18.7万吨,旅客周转量241万人公里,货物周转量578.2万吨公里。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区建设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672万元较上年增长20.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2019万元,同比增长23.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9653万元,同比增长15.3%。 截止年底,共有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49个,全投项目42个,丹尼斯量贩北大街店,洛阳银基商贸城,洛阳煤矿安全监查办事处综合楼,市二运公司商住楼,洛阳烟草世纪新村,洛玻集团洛阳晶兴镜业技改工程,洛阳全福食品有限公司厂房扩建工程,上清宫森林公园建设等多项市区重点项目已竣工或接近竣工。城区全年施工面积220108平方米,新增固定资产16647万元;城区私人建房112户,翻建和改建面积8840平方米,进一步改善了城区居民的居住条件。 城区建设以创建“文明城市、旅游城市、园林城市、改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取得显著成绩。全年整治修复社区道路19条。积极协助市有关部门到我区投资,对王城大道老城段,定鼎北路、环城西路进行了改造。积极组织辖区单位进行绿化达标小区和达标单位的建设,全年义务植树3800余株,建设市级庭园化单位3个,绿化达标街道1条。 四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持续增长。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3834万元,同比增长17.7%,其中贸易业完成61489万元,同比增长19.3%;餐饮业完成22345万元,同比增长14.2%。 五财政 财政工作坚持贯彻《预算法》,超额完成年度预算任务,财政支出严格控制在财力以内,基本实现了年度收支平衡。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年内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6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1%;财政支出9019万元,同比增长16.0%。 进一步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全年共完成预算外资金收入1011万元,同比下降14.6%;完成预算外支出695万元,同比下降37.8%。 六科教文卫 积极实施“科技兴区”战略,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三项费用投入明显增加,全年投入科技三项费用56万元,对洛阳市石化配件厂、河南环球模具有限公司、洛阳市锅炉厂、洛阳市花木种苗厂进行了重点扶持,帮助这些企业开发研制了冷压无缝三通、活络模具、介质锅炉等新型产品,并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教育结构得到调整,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全区共有小学2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区属中学3所,在校学生达10747人,其中小学生9140人,中学生1557人,特殊教育在校生5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升学率达100%;共有教职工640人,其中小学536人,中学94人,特殊教育工作者10人。教师素质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设施大有改善,年末学校占地面积达221151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达90507平方米。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年末拥有文化馆1个,从业人员11人,基层文化室25余个,群众业余演出队11个,全年组织文艺活动11次,举办大型展览1个。 区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区共有区属医疗机构6个,卫生机构病床149张,总人数434人,其中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07人,其中执业医师109人,执业助理医师38人,注册护士81人,药剂人员21人,检验人员19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39人。 七劳动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劳动就业和人民生活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区共有从业人员5810人,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4019人;集体单位从业人员765人;其他经济成份单位从业人员1026人。全年共发放工资总额5752万元,同比增长3.4%。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9923元,同比增长5.1%,职工生活有所提高。2004年我区多渠道联系用工单位,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岗位,全年共安置就业4800人,其中下岗职工再就业3227人;同时根据省、市有关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的有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下岗职工按时发放下岗职工生活费。全年共发放基本生活费2.3万元;对570名失业职工,按时足额发放救济金,全年共发放失业救济金200万元,对稳定我区安定团结大局起到了良好作用。 认真贯彻执行“两个条例”,加大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及医疗保险金的征缴力度,确保“三金”在维护我区社会安定中的积极作用,全年征缴养老保险金565万元,发放1300万元,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征缴失业保险金77.8万元,征缴医疗保险金278万元,有力地保证了离退休人员能按时足额领取离退休金和失业职工按时领取失业保险金,维护了我区的社会稳定。 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救济困难人员8446余人,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年共有8264人得到救济,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达650.8万元,有力地减轻了社会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