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沧州市任丘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2-23来源:沧州市任丘市统计局 点击:
任丘市统计局 二00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2008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解放思想,埋头苦干,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 合 初步测算,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15.5亿元,比上年增长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6亿元,增长1.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0.9%;第二产业增加值322.9亿元,增长5.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5%;第三产业增加值80.0亿元,增长11.9 %,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2.6%。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1、4.2和2.0个百分点。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0%、77.7%和19.3%,人均生产总值51014元,增长4.9%。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65.6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9%。 二、农 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6976公顷,比上年增长2.9%。其中,粮食种植面积74786公顷,比上年增加2743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0141公顷,增加299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961公顷,减少279公顷;蔬菜种植面积8071公顷,增加84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43.2万吨,比上年增加2.3万吨,增产5.6%。其中,夏粮产量18.4万吨,增产10.8%,秋粮产量24.8万吨,增产2.1%;棉花产量10276吨,增产4.4%;油料产量5865吨,减产3.8%;蔬菜产量36.6万吨,增产5.2%。全年肉类总产量3.5万吨,比上年增长25.0%;禽蛋产量1.7万吨,下降5.6%;水产品产量1.43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新增育苗面积32公顷,零星植树51万株。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39754万元,增长3.5%。其中畜牧、蔬菜和果品三大产业实现产值109975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5.9%。年末拥有龙头企业5个,特色主导产业3个,专业市场1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38.0%。 年末实有耕地面积60338公顷,其中常用耕地面积55758 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0386公顷,占常用耕地面积的90.4 %;机耕面积68170公顷,机播面积 82200公顷,分别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0.3%和84.8%。农业机械总动力99.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7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14.7亿元,同比增长5.5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256.9亿元,增长5.2%,规模以下工业57.8亿元,增长6.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98.5亿元,增长33.7%;产品销售率99.2%,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45.7亿元,增长9.2%。 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41家,全部建筑业完成增加值8.2亿元,比上年下降2.3%。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实现利润 4257万元。房屋施工面积9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8.2%;竣工面积66万平方米,下降22.6%。本年新开工面积60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0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其中,城镇投资54.3亿元,增长12.9%;农村投资33.7亿元,增长53.5%。新增固定资产85.5亿元,比上年增长74.5%。 全市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建成投产和在建项目364个,完成总投资82.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个,完成投资35.0亿元。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城市维护建设投资8669万元。城市的整体功能日趋完善,市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1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5.0亿元,增长19.0%;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8.1亿元,增长19.1%。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6.1亿元,增长21.0%;住宿餐饮业零售额6.7亿元,增长10.2%;其它行业零售额0.2亿元,下降69.5%。 年末全市各类商品市场41个,实现市场成交额43.9亿元,增长3.2%。其中亿元以上的市场6个,市场成交额17.4亿元。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出口总值1123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0%;利用外资758万美元,下降35.0 %;引进省外资金13.9亿元,增长35.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6%。 全市通车里程1266公里,增加20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2499.9万吨,比上年增长13.6%。其中,铁路269.9万吨,增长92.9%,公路2230万吨,增长8.3%。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总量 2576.5万人,比上年增长4.7%。其中,铁路89.5万人,公路2487万人,分别增长29.7%和3.9%。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4235万元,比上年下降4.4%;电信业务总量66031.6万元,增长21.2 %。年末固定电话 271244部,比上年下降12.7%。其中,城市电话183491部,下降8.0%;农村电话87753部,下降21.1%。移动电话45.5万部,增长23.3%。国际互联网用户达86145户,增长29.6%。全市百户拥有固定电话102部,减少16部,百人拥有移动电话56 部,增加10部。 我市名胜风景和文化保护区3个,拥有星级饭店5家,星级饭店客房529间。全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1 %。旅游总收入2100万元,同比增长20.0%。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部财政收入完成45.4亿元,比上年增长28.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3亿元,增长22.0%。全年财政支出14.1亿元,增长36.0%。 全部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 258.1亿元,比年初增加55.6 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73.3亿元,比年初增加39.2亿元。年末贷款余额28.2亿元, 比年初减少0.9亿元。全辖银行现金收入 505.7亿元,比上年下降7.0 %;现金支出 496.0 亿元,下降7.0%。回笼货币9.7亿元,增长28.0%。 全年保费收入48943.4万元,比上年增长124.8%;全年赔款支出4295.8万元,比上年增长13.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经费支出4.4亿元,比上年增长54.0%。全市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均取得新成绩。年末全市拥有中小学校224所,全年招生21855人,在校学生90049人。全市普通中学66所,招生11082人,在校生39676人。其中,高中招生4210人,在校生12845人,初中招生6872人,在校生26831人。普通小学158所,招生10773人,在校生50373人。另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13人,在校生95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招生646人,在校生2084人。年末普通中学专任教师3712人,小学专任教师4633人。 全市科技攻关和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增强。全市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56万元,全年组织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11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5项。全年取得地、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项,全年专利申请 220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