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深圳市福田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2-01来源:深圳市福田区统计局 点击:
深圳市福田区统计局 2007年3月20日 2006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环境立区”战略,努力构建效益福田、和谐福田,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社会民生福利向好,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实,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现价,下同)1123.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2亿元,增长13.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35.80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87.79亿元,增长12.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01:32.39:67.60调整为0.01:29.88:70.11。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5906元,增长6.5%。按2006年底的汇率计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3.87亿美元,人均12280美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15711元,增长3.4%。 地区生产总值地均集约度为14.40亿元/平方公里,增长10.4%;税收地均集约度为2.70亿元/平方公里,增长11.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4.77平方米,下降9.4%;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17.22吨,下降9.1%;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485千瓦时,下降2.0%。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2%。分类别看,食品类上升4.2%,烟酒及用品类上升1.6%,衣着类上升1.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升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升0.9%,交通和通信类持平,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3%,居住类上升4.3%。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2.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2.5%,房地产销售价格上涨12.2%。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资源匮乏,资源环境压力大;工业企业外迁,增长放缓;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对经济增长拉动减弱;可开发土地减少,房地产开发萎缩;收入差距过大、就业困难等社会民生福利问题呈加剧趋势。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5.19万元,比上年下降41.1%。其中,种植业总产值352万元,下降42.0%;林业产值8万元,增长60.0%。农作物播种面积147亩,水果种植面积2445亩,增长11.1%;造林面积45亩,下降55.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工业实现增加值302.91亿元,比上年增长9.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0%;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5%,下降13.7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工业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95.04亿元,增长9.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322.12亿元,增长13.6%,其中,国有企业实现产值12.60亿元,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实现产值1111.70亿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1045.11亿元,增长13.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9.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234.33亿元,增长11.4%,工业产品销售率93.4%。其中,出****货值872.70亿元,增长14.9%,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为70.7%,上升2.1个百分点。 全年工业综合效益指数24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94亿元,增长31.8%;上缴税金11.76亿元,增长8.7%;资产负债率54.1%,下降0.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4.6%,增长0.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28亿元,下降60.2%;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46891元,提高5.0%。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2.89亿元,下降13.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80.38亿元,比上年下降12.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61.79亿元,下降13.8%;房地产开发投资90.11亿元,下降13.5%;更新改造投资27.35亿元,增长14.5%。深圳美视电厂燃油改燃气工程、新怡景商业中心、福田交通综合枢纽等市属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3.7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3.2%。 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投资21.31亿元,增长51.2%,其中制造业投资14.18亿元,增长39.0%。第三产业投资159.07亿元,下降16.7%,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投资6.85亿元,增长53.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4.82亿元,增长93.8%;批发和零售贸易、住宿餐饮业投资10.85亿元,增长4.4%;教育、卫生投资5.31亿元,下降3.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6.54亿元,下降11.6%;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投资27.63亿元,增长17.6%。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530.73万平方米,下降20.5%,其中住宅247.25万平方米,下降35.1%;商品房竣工面积189.61万平方米,下降7.0%;商品房销售面积(含预售,下同)122.22万平方米,下降53.0%;商品房销售额189.26亿元,下降23.8%;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13803元/平方米。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0.0%。货运周转量460.20亿吨公里,增长26.5%;旅客周转量10.80亿人公里,增长17.9%;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3.13亿元,增长18.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1亿元,增长21.1%;电信业务总量50.02亿元,增长18.0%。年末共有邮电局(所)140处;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99.30万门,增长5.1%,固定电话用户78.30万户;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307万门,增长8.9%;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209万户,增加28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243部/百人。国际互联网用户38.6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实现增加值202.79亿元,比上年增长8.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9%;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5.04亿元,增长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5.98亿元,增长12.8%。其中,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商品零售额262.04亿元,增长25.4%;限额以下商业企业商品零售额263.94亿元,增长2.6%。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1295.69亿元,增长37.5%。其中,批发企业实现销售额1077.31亿元,零售企业实现销售额218.38亿元。 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商业企业销售机电产品及设备类247.54亿元,增长24.2%;通讯器材类233.90亿元,增长49.3%;汽车类120.59亿元,增长105.2%;金属材料类102.02亿元,增长62.5%;食品、饮料、烟酒类93.95亿元,增长60%。 全区星级宾馆37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家;旅行社41家,其中,国际旅行社9家。全年接待过夜游客181.47万人次,增长4.1%;全年规模旅游企业总收入28.10亿元,增长28.3%;宾馆、酒店和度假村开房率71.3%。 七、对外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