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深圳市福田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2-01来源:深圳市福田区统计局 点击:
深圳市福田区统计局 (2004年4月29日) 2003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大经济、大文化、大服务”的经济发展战略,营造综合营商最佳城区,打造“中心区经济文化圈”。面对非典疫情,众志成城,一手抓防治一手抓建设,全区经济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全区经济快速发展。初步核实,全年实现本区生产总值(GDP)609.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06亿元,比上年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7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9.5%;第三产业增加值33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2%。三次产业的结构为0.01:45.80:54.19。人均GDP66448元,同比增长11.1%。按2003年底的汇率计算,本区生产总值(GDP)达到73.59亿美元,人均GDP8028美元。 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企业出现持续外迁,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接近峰极水平,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较大;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减少,投资成本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有待提高;环境保护、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还存在薄弱环节。 二、农业 全区农业出现小幅增长。全年农业总产值0.11亿元(现价)。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750亩,比上年增长15.9%。农作物播种以蔬菜和水果为主,其中蔬菜播种面积1650亩,产量1150.01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3.8%和32.2%;水果种植面积2100亩,比上年增长17.8%。以荔枝、龙眼为主的水果受小年的影响,产量为540吨,比上年下降3.7%。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01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在大型工业企业增长的带动下工业生产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20.15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占本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1%;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2.8%,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780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3.3%。其中重工业实现产值611.32亿元,轻工业实现产值168.68亿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535.9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8.7%。全区出****货值501.7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64.3%。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774.86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99.3%。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52.27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02278元,比上年提高15.6%;工业综合效益指数224.1%,增加21个百分点。 建筑业有所增长。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2.85亿元,比上年增长7.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规模较大,保持适度增长。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55.50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01亿元,比上年下降9.1%;更新改造投资21.10亿元,比上年增长1.4倍;房地产开发投资118.90亿元,比上年增长6.5%。 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完成工业投资11.28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完成投资12.29亿元,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完成投资2.54亿元,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完成投资1.12亿元,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22.04亿元。市民中心、音乐厅、图书馆、青少年宫、彩电中心等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进入收尾阶段;一批市政工程、输变电工程、会展中心、中国联通CDMA项目、地铁工程、赛格日立彩电技改等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全区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17.4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基本建设房屋竣工面积23.0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7.2%;商品房竣工面积275.9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含预售,下同)276.4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6.7%;商品房销售额219.57亿元,比上年增长36%;商品房平均售价7943元/平方米,比上年上升4.5%。 五、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业 全区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实现增加值5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社会货运量1149.18万吨,全社会客运量1776.66万人,全年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量33.66亿元(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年末全区共有邮电局(所)131处;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69.50万门,比上年增加13.91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157.20万门,比上年增加47.90万门;固定电话用户63.71万户,比上年增加14.9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56.77万户,比上年增加47.87万户。 六、国内外贸易和旅游 商贸业保持快速增长。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6.21亿元,比上年增长17.8%;规模以上商业企业商品销售额521.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批发额38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 外贸高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273.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7%。其中出口总额1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3%;进口总额163.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3%。全区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均大幅上升:输往港澳地区的出口货值81.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22%,占出口总额的74.53%;对欧盟出口货值8.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占出口总额的7.72%;全年远洋贸易出口额达26.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0倍。 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0.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2倍。 旅游业保持增长。全年接待过夜游客360.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全年旅游收入75.01亿元,比上年增长4%;宾馆、酒店、度假村开房率65%。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22.4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4.1%。 税收总额141.50亿元,比上年增长19.1%。 全年金融保险业增加值81.40亿元,比上年增长9.2%。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进步。年末各级各类中小学校73所,比上年增加2所;在校学生数117897人,毕业生25381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6%和5.9%。年末幼儿园总数101所,在园儿童21313人,分别比上年增加6所和增长4.3%;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保持在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8%。 全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3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全年区级财政落实科技三项经费4653.70万元,增长85%,共支持科技项目44个。第五届高交会全区签定合同或协议98项,协议金额81.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九、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保护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艺精品迭出。原创歌曲(合唱)《在灿烂阳光下》获得中宣部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儿童音乐电视片《新姐妹》获得第六届中国儿童音乐电视大赛金奖,儿童剧《新守株待兔》获得全国儿童剧普及交流汇演金奖、特殊贡献金奖。全年区级文化系统共获国家级奖15项,省级奖25项;全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9个,比上年增加17个;创作文化艺术作品223件,比上年增长1.10倍;公共藏书量310万册,比上年增长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