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广州市白云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2-01来源:广州市白云区统计局 点击:
200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共同努力,克服全球金融危机、恶劣天气等不利因素影响,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明晰发展定位,建设以生态和空港凝聚活力的创新型城区为目标,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运行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全区经济呈现平稳较快增长态势,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一、综合经济 经济总量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初步核算,2008年白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0.47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57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211.17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542.73亿元,增长14.2%。按平均常住人口统计,2008年全区人均GDP达到47888元,折合6895美元(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 经济总量位居全市第四位。2008年白云区经济总量占全市的9.5%,在广州市各区中居天河区(1434.39亿元)、越秀区(1374.7亿元)和萝岗区(1003.9亿元)之后,居第四位。增长速度比全市平均水平(12.3%)低0.2个百分点,居萝岗区(18.3%)、南沙区(13.8%)、天河区(13.3%)、番禺区(13.1%)和花都区(12.8%)之后。 产业结构 “优三强二调一”取得新成效。2008年,全区三次产业构成是3.4:27.1:69.5,与2007年3.4:27.7:68.9相比,第一产业基本持平,第二产业由于受建筑业影响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上升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6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008年,第一产业对全区经济的贡献率为0.3%,拉动全区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全区经济的贡献率为16.5%,拉动全区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全区经济的贡献率为83.2%,拉动全区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成为全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财政税收 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08年,全区实现一般预算收入25.56亿元,比上年增收4.44亿元,增长21%,比2007年提高15.2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21.82亿元,增长24.2%;非税收入3.74亿元,增长5.4%。从区库收入分税种情况来看,增值税4.35亿元,增长6.7%;营业税7.34亿元,增长10.1%;企业所得税1.81亿元,增长11.4%;城建税2.44亿元,增长13%;房产税2.14亿元,增长38%;城镇土地使用税2.61亿元,增长6.7倍。从区库收入的组织部门来看,国税部门组织收入5.3亿元,增长12.2%;地税部门组织收入17.56亿元,增长28.9%;财政部门组织收入2.7亿元,下降2.8%。 从横向情况来看,白云区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及增速在全市十二个区(县级市)当中都排第七位,总量居萝岗区、番禺区、花都区、越秀区、天河区和增城市之后,增速居南沙区、增城市、从化市、天河区、花都区和萝岗区之后。 财政支出结构不断调整。2008年全区一般预算支出为32.47亿元,增长8.1%。其中,教育支出6.84亿元,增长4.1%;一般公共服务5.69亿元,增长16.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8亿元,增长10.4%;公共安全支出4.69亿元,下降1.7%。 税收总额稳步增长。2008年白云区税收总额为78.9亿元,比去年增收9.91亿元,增长14.4%。其中,国税36.33亿元,增长12%;地税42.57亿元,增长16.5%。 人民生活 城镇职工工资水平稳步增长。2008年,全区职工年人均工资41533元,增长11.5%,其中企业职工35950元,增长13.7%,事业单位职工54807元,增长6.5%,机关单位职工68852元,下降2.7%。从分行业来看,职工年人均工资前三位的是金融业84191元,交通运输仓储业75785元,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73348元。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再创新高。2008年,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10190元,增长14%,增速比2007年快3.3个百分点。人均现金收入11735元,增长13.6%,其中工资性收入6823元,增长15.9%;家庭经营收入3010元,增长4.5%。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01元,增长11.7%。其中工薪收入19829元,增长13.8%;转移性收入3076元,下降9.4%;经营净收入2275元,增长7.6%。 居民消费力不断增强。2008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9843元,同比增长15.9%,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6693元,增长23.1%。食品支出7034元,增长17.4%,恩格尔系数为35.4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984元,增长11.2%。其中服务性支出3209元,增长6.1%,食品支出3012元,增长11.1%,恩格尔系数为43.13%。消费层次不断提高,家庭设备用品、文化教育娱乐、医疗保健等支出成为城乡居民新的消费热点。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末,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7.16平方米,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2.5辆,家用电脑111台,空调机221台,移动电话223部。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3.23平方米,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7辆,家用电脑62台,空调机73台,移动电话224部,电冰箱93台,洗衣机82台。 物价指数 2008年,白云区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累计为110.1%(以上年同期为100,下同)。生活消费价格指数109.6%,其中食品类118.6%,衣着类100.3%,居住类112.1%,医疗保健类101.2%,交通通讯类98.7%。生产消费价格指数11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114.1%。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负增长。2008年,按投资项目所在地统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72.3亿元,同比下降24.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额59.98亿元,下降27.4%;更新改造投资额33.19亿元,下降42.7%;房地产开发投资额79.13亿元,下降9.8%。全年房屋施工面积537.1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52.37万平方米,新增固定资产112.15亿元。 投资结构有所调整。从投资行业来看,第三产业投资占绝对比重。2008年,第一产业投资额0.27亿元,增长25.6%;第二产业投资额16.97亿元,下降18.2%,占全区投资额的10%,其中民营科技园、江高私企区等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4.65亿元,其中企业投资额达4.49亿元。第三产业投资额155.06亿元,下降25.2%,占全区投资额的90%。从投资主体来看,民间投资占主导地位,全年完成投资额87.11亿元,占全区投资额的51%;其次是国有投资,完成投资额53.32亿元,占31%。 中央省市属投资下降幅度较大。2008年,中央省市属完成投资额30.78亿元,同比下降21.2%。其中,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工程投资下降96.4%;南航飞机租赁费下降84.4%;南航基建项目投资下降52 .2%;白云机场扩建工程投资下降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