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陕西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19来源:陕西省统计局 点击:
2007年末,全省境内有各类证券公司3家。其中,证券营业部65家(含外地公司在陕西的营业部)。期末证券开户数16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8万户,证券市场各类证券交易量14898.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倍。其中,股票交易量12881.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倍,基金交易量174.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倍;国债现货回购交易量14.3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 2007年末,全省有各类保险公司1890家,比上年增加255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91家,新增20家;兼业代理机构2233家,增加58家。全省各类保险公司2007年保险业务收入150.5亿元,比上年增长29.5%,增幅提高10.3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收入41.22亿元,增长33%,增幅提高8个百分点;寿险收入109.28亿元,增长28.3%,增幅提高10.9个百分点。全省各类保险公司2007年赔付额47.29亿元,比上年增长31.4%,增幅提高5.9个百分点。其中,财产赔付20.8亿元,增长50.5%,增幅提高2.1个百分点;寿险赔付26.49亿元,增长24.2%,增幅提高7个百分点。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实力不断增强。2007年全省共招收研究生2.29万人,在学研究生7.07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3%和8.1%。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76所,共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24.36万人,比上年增长11.2%;在校学生77.56万人,比上年增长6.9%。 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持续扩大,招生26.3万人,较上年增长21.6%;在校学生55.11万人,较上年增长15.9%。(不含技工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有了新进展。2007年,全省共有初级中学2006所,招生65.04万人,在校学生203.76万人。全省小学16316所,招生45.43万人,在校学生305.53万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9.38%,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9.25%。普通高中在校生96.33万人,较上年增加2859人,增长0.3%。 2007年,全省地方登记的科技成果共598项,其中:农、林、牧、渔业85项,采矿业25项,制造业104项,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5项,建筑业28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7项,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39项,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56项,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58项,教育3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2项,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3项。 受理专利申请量总计8499件,其中发明专利2412件,实用新型专利2779件,外观设计专利3308件;专利授权量总计3451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755件,实用新型专利2034件,外观设计专利662件。 2007年,全省全年各类技术合同认定4941项,合同成交总额31.19亿元。其中,技术开发合同2801项,成交金额22.93亿元;技术转让合同236项,成交金额2.61亿元;技术咨询合同338项,成交金额0.9亿元;技术服务合同1566项,成交金额4.79亿元。 2007年,全省产学研共建开发机构和经济实体11个,参加产学研人数2.35万余人。产学研达成合作项目100项,其中重大项目10项,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1.7亿元。 2007年,全省共有各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06个,在陕的国家检测中心16个。全年共制定、修订各类地方标准56个,按制定、修订分:制定52个、修订4个;按性质分:强制性1个、推荐性55个。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2007年,我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亮点增多,成绩斐然。 文化事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2个,图书馆111个,艺术馆11个,文化馆109个。艺术事业继续实施“五个一工程”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话剧《郭双印连他乡党》多次获得大奖,在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工程评选中,该剧荣获十大精品剧目,在第十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奖中荣获优秀作品奖,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文华新剧目奖和文华剧作奖、文化导演奖、文华舞台美术奖、文化表演奖,在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上获得优秀剧目奖和优秀表演奖,并与《钟声远去》分别获纪念中国话剧诞辰100周年暨第五届全国话剧新剧目展演一等奖和二等奖。话剧《钟声远去》获得第五届全国话剧新剧目展演一等奖。秦腔历史剧《杜甫》获第十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群舞《打鼓唱天歌》在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中获文华舞蹈节目创作优秀奖。 繁荣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五大工程”取得显著进展。今年,我省启动了35个文化站的试点建设,落实财政资金1439万元,为1959个行政村配备文化活动器材,改造了35个文化馆、17个图书馆和22个影剧院,全省农村电影放映34.46万场次,观众达9309万人次,首次实现了全省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同时为22个剧团配备了流动舞台车和5辆数字电影服务车以及锣鼓、乐器、秧歌等设备。 广播电影电视业保持稳定发展。至2007年末,全省共有广播电台11座,电视台1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88座。全省共播出97套广播节目,较上年新增3套(省电台新增2套、榆林1套)。广播节目中,省台9套,市级台20套,县级广播电视台68套。全省共播出123套电视节目。其中,省台无线节目3套,有线节目5套,西部电影集团有线电视节目1套;市级台无线节目11套,有线节目15套;县级广播电视台节目88套。2007年,全省(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及县以下)广播电视传输网干线皮长52045公里,市以上干线网总长较上年新增841公里。县级及县以下干线网总长达到38881.25公里。全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383.67万户,较上年末新增39.67万户,数字电视用户达到48.91万户,比上年增加28.91万户。 全省共有中短波广播发射台14座,发射功率418千瓦。1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22座,发射功率283.95千瓦,1千瓦以上调频发射台和转播台40座,发射功率156千瓦。2007年,完成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年度建设任务,全省广播发射功率比上年新增19千瓦,电视发射功率比上年新增90.3千瓦。全年广电系统共生产电影故事片13部,电视剧20部474集。 全省广播综合覆盖率94.42%,电视人口覆盖率95.92%,分别比上年末增加0.65和0.74个百分点。 2007年,全省出版报纸84种,6.35亿份,31.38亿印张;出版各类杂志266种,6643.60万册,3.37亿印张;出版图书5704种,1.88亿册,10.26亿印张。国家级综合档案馆119个,全部面向社会开放,其中省档案馆馆藏资料150017册,馆藏档案485571卷,现开放档案222814卷。2007年接待查档单位722家,1154人次,调阅档案51938卷,资料5300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