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陕西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19来源:陕西省统计局 点击:
2001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定,以“十五”计划纲要为目标,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围绕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主题,突出结构调整主线,狠抓关键措施落实,努力克服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省宏观经济运行平稳,增长速度加快,结构不断优化,效益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十五”计划起步高、开局好。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初步测算,2001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1841.24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0.52亿元,增长2.5%,一产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2%;第二产业增加值815.69亿元,增长10.1%,二产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3%,其中工业增加值604.93亿元,建筑业增加值210.76亿元,分别增长9.5%和11.8%;第三产业增加值745.03亿元,增长10.8%,三产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15元,比上年增长8.5%。 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整体经济竞争能力须进一步增强,运行质量亟待进一步稳固提高;农业基础薄弱,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差;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任重道远;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城镇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二、农业 2001年,我省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面向市场,稳粮、促经、突出林果,强抓畜牧并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种植业生产歉收。2001年,面对大风、暴雨、冰雹、干旱等多种自然灾害,全省各级干部和群众大力开展抗灾自救,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生产投入,有效地降低了灾害损失的程度。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2001年,我省继续稳步推进以退耕还林种草为主要内容的“山川秀美”工程,全面兑现国家优惠政策,各项林业工程进展顺利。造林种草超额完成计划,主要林产品因灾减产。 畜牧业发展形势良好。“秦川肉牛”和奶畜生产产业化进程加快,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能力、产出水平提高。“布尔肉羊”、特种养殖发展迅速,主要畜禽存、出栏、畜产品产量增加。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99.7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31.41万公顷,增长0.5%;化肥施用量(折纯量)131.1万吨,减少0.1%。按年末耕地面积计算,每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441.9公斤,比上年增长4.9%;每公顷耕地农业机械总动力3.7千瓦,增长7.6%。按播种面积计算,每公顷耕地生产粮食2776公斤,比上年减产2.6%;每公顷耕地生产棉花989公斤,增产8.6%;每公顷耕地生产油料1290公斤,增产1.1%。按年农业劳动力计算,劳均粮食产量990.5公斤,比上年减少8.9%;劳均肉类产量97.7公斤,增加6.3%;劳均水产品产量6.4公斤,增加4.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全省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55.03亿元,比上年增长9.7%。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243.35亿元,增长10.5%;集体企业31.85亿元,增长2.5%;股份制企业127.41亿元,增长16.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45.50亿元,下降2.7%。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增加值125.69亿元,增长4.4%;重工业增加值329.34亿元,增长12.4%。产销衔接状况较好,全年产品销售率保持在97.0%以上。 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全省工业新产品产值112.9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在煤炭、冶金、建材、小炼油、小造纸等行业关闭、淘汰力度加大的情况下,主要支柱产业发展迅速,对全省工业支撑作用增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总产值137.42亿元,比上年增长34.2%;医药制造业76.28亿元,增长24.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73.31亿元,增长22.4%;石油加工及炼焦业102.66亿元,增长17.2%。仅这四个行业总产值占全省的36.9%。特别是医药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据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计,截止2001年底,全省药品生产企业270家,经营企业4150家(其中批发550家,零售3600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36家,经营企业1379家。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水平基本持平。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256.09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020.07亿元,增长8.7%,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实现利润60.40亿元,比上年下降0.8%。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增长幅度不同,能源类产品增长最快,增幅在12.0~63.0%之间,其中天然气增长63.0%,天然原油增长18.6%;医药工业产品增长较快,增幅在12%以上,其中化学原料药增长12.7%,中成药增长16.0%;冶金有色类大部分产品保持在13%以上。 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全省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75.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实现利税总额9.28亿元,增长15.1%,其中实现利润2.06亿元,增长42.1%。施工工程个数为1.22万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8845个,占全部施工工程个数的72.3%;施工面积2343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5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920万平方米,减少167万平方米。亏损企业个数133个,比上年减少9个,亏损面为16.0%,比上年降低了1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701.23亿元,增长15.0%;集体经济投资39.21亿元,增长1.8%;城乡居民个人投资109.78亿元,增长12.3%。按投资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444.91亿元,增长18.3%;更新改造投资138.07亿元,增长1.3%;房地产开发投资99.24亿元,增长25.8%。在全省投资总额中,地方项目投资640.60亿元,增长19.1%;中央项目投资209.62亿元,增长0.8%。 投资结构有所调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农林牧渔水利业投资14.43亿元,比上年增长22.8%;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205.89亿元,增长29.4%,其中邮电通信业投资62.57亿元,增长49.7%;以城市基础设施为主的社会服务业投资29.85亿元,增长60.2%;工业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34.82亿元,增长2.9%;科教投资力度加大,全年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投资7.12亿元,增长7.5%;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业投资30.33亿元,增长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