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四川省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17来源:四川省统计局 点击:
成人教育进一步规范,扫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14.6万人,增长7.4%;成人中等教育在校学生22.1万人,减少29.9%;成人中学在校学生1.9万人;成人初等学校在校学生55.2万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在校学生582.6万人。全年参加自学考试人数49.3万人;参加各级各类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218万人;全年青壮年脱盲21.7万人,顺利通过教育部扫盲验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以"抓创作、出精品、迎大庆、献厚礼"为主题,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川剧节,四川省暨成都市大型庆典50周年国庆文艺晚会《锦绣天府》、迎澳门回归《金色历程》等演出活动和1999年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促进了全省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全省艺术表演团体99个,公共图书馆129个,文化馆170个,博物馆48个,档案馆254个,其中专门档案馆18个。全省有广播电台17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0座,节目66套,广播人口覆盖率91.4%,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电视台23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3435座,节目46套,电视人口覆盖率92.0%,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年内摄制电影故事片1部。全省地方报纸出版88种,总印数12.8亿份;杂志出版284种,总印数4610万册;图书出版4306种,总印数29852万册。 城乡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全省卫生机构32633个,床位19.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5.4万人,其中:医生12.9万人,护师、护士5.9万人,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全年新增省级卫生县城4个,新增省、市、县三级卫生村525个,其中,省级卫生村51个。 体育事业成效显著。全年世界级比赛获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1枚;亚洲级比赛获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2枚;全国比赛获金牌27枚,银牌32枚,铜牌31枚。全年《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全省的施行面达到98%,达标率提高到94%。 十一、人口与就业 据1999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全年出生人口117万人,人口出生率13.8‰,比上年低0.8个千分点;死亡人口6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0‰;人口自然增长率6.8‰,全年净增人口57万人,年末常住总人口8550万人。 年末,全省劳动力资源总数543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8万人;经济活动人口4645万人,劳动力参与率为85.5%。全省从业人员4526万人,比上年减少8万人,下降0.2%。其中,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人数549.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3万人,下降4.0%;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123.4万人,比上年增加4.8万人,增长4.0%。年末城镇失业人员29.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 1999年,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385.3万人,参加统筹的离退休人员149.8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办法已在全省普遍开展,年末已有164个县(市、区〕实现了工伤保险费用社会统筹,参保人数23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500万人。生育保险已在122个县(市、区)展开,参保职工195万人。截至1999年末,全省有21个地(市、州)已全面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80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对象21.0万人,年支出保障金5729.6万元;全省农村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1526个;城镇社区服务设施8165处,国有福利单位床位9876张,收养人数7146人。 十二、人民生活与环境保护 城镇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1999年,全省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92.9亿元,比上年增长3.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100元,增长8.0%。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78元,增加351元,扣除物价下降因素,实际增长8.9%;人均消费性支出4499元,增加116元,实际增长4.6%。消费结构发生变化,食品消费占43.9%,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衣着消费占11.3%,与上年持平;交通消费占2.9%,比上年增加0.3个百分点;教育消费占7.5%,比上年增加0.5个百分点;用品及其它消费占34.4%,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199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843.5元,比上年增加54.3元,增长3.0%,比全国增幅高1个百分点;扣除物价下降因素,实际增长5.9%。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1426.1元,比上年减少14.7元,减1%。其中,食品消费841.5元,占生活消费的比重由上年的60.5%下降到59.0%。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85.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1%。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75.6亿元,增长20.3%;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09.6亿元,增长16.0%。 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97000万吨,工业废气4600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渣950万吨,分别比上年减少5.6%、0.6%和4.1%。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70.8%,工业废气处理率达到77.8%,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率达到59.3%,分别提高14.6、6.3和10.1个百分点。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576个。全省实施绿色工程规模项目已竣工83项,完成投资1.5亿元。全省自然保护区已达70个,其中,年内新批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 十三、民族自治地区 1999年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增长,民族团结和睦,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甘孜、阿坝、凉山自治州及马边、峨边自治县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0.4亿元,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74.8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61.0亿元,增长2.8%;第三产业64.6亿元,增长9.5%。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7亿元,增长4.5%;粮食总产量225.0万吨,增长2.8%;油料产量1.5万吨,下降2.4%;甘蔗产量62.0万吨,下降0.5%;猪牛羊肉产量36.2万吨,增长2.3%;年末大牲畜存栏653.2万头,增长1.7%;生猪存栏440.5万头,增长0.9%;羊存栏724.7万只,增长0.9%。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大力实施,森林工业对民族地区工业的支撑作用减弱。全年民族自治地区全部工业总产值105.1亿元,增长5.4%,其中:轻工业总产值29.9亿元,增长0.7%;重工业总产值75.2亿元,增长7.4%。 全年民族自治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5亿元,增长7.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33.3亿元,增长6.4%;餐饮业6.2亿元,增长21.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4.1亿元,增长11.7%,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1.3亿元,增长12.4%;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8亿元,增长9.8%。 注: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四川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及产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