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青海省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19来源:青海省统计局 点击:
青海省统计局 1999年,我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认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加快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新成效。 一、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 全省上下坚持以改革开放促发展,依靠科技增效益,调整结构创特色为着力点,推动了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指标基本上达到了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初步统计,1999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38.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663元,比上年增长6.6%;全社会劳动生产率9189元,比上年增长5.3%。经济结构继续发生变化。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32亿元,增长1%,比重由上年的18.9%下降到16.9%;第二产业增加值97.42亿元,增长9%,比重由40.2%上升到40.9%;第三产业增加值100.65亿元,增长10.3%,比重由40.9%提高到42.2%。一、二、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分别为0.17%、3.95%、4.08%。 二、农业 1999年我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牧业结构,促进了农牧区经济持续发展。但由于农牧业遭受三季连旱重大灾害,农业减产。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59.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22%。其中:农业产值29.31亿元,下降2.46%;林业产值1.38亿元,增长39.51%;牧业产值28.24亿元,增长1.14%;渔业产值0.09亿元,增长5.20%。 粮食减产油料增产。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4.4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4.01万公顷,总产量103.61万吨,减产24.59万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9.24万公顷,增加4.46万公顷,总产量28.5万吨,增产7.46万吨;粮油统算(1斤油料折2斤粮食)总产量160.61万吨,比上年减产10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3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1.7%,总产量56.63万吨,增长22.4%。 造林绿化面积迅速扩大。全年造林面积达5.4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94万公顷;完成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0.0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23万公顷;林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畜牧业生产基本正常。全年育活各类仔畜558.56万头(只),成活率达82.71%。牧畜出栏502.66万头(只),出栏率为24.04%,其中商品畜385.16万头(只),占76.62%。年末草食牲畜存栏2070.89万头(只)。其中:大牲畜431.37万头;羊1639.52万只。猪存栏109.16万头。肉类总产量20.15万吨,其中:猪肉6.99万吨、羊肉6.65万吨、牛肉6.05万吨。绵羊毛产量1.56万吨,牛奶产量19.04万吨,禽蛋产量1.35万吨,均为正常年景的水平。 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年末全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由上年的219.3万千瓦增加到241.94万千瓦。其中农用排灌机械动力8.69万千瓦。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23万公顷;农田受灾面积31.3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2.23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1999年,我省工业企业改革继续深化,转换机制、兼并破产力度加大,以国有大中型企业脱困为重点,以发展优势支柱产业为着力点,以提高特色产品质量为主攻方向,以实现扭亏增盈为目标,工业经济效益在结构调整中明显回升。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1999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70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轻工业完成9.77亿元,增长5.64%;重工业完成60.23亿元,增长9.14%;能源、原材料和投资需求量大的重工业发展明显快于轻工业。全部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49.82亿元,增长9.0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36.87亿元,增长8.96%。电力、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四大支柱产业,在实施资源开发中的先导作用继续增强。产品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市场需求量大,销路看好的资源型重工产品增产较多;缺乏竞争力的部分产品减产、限产停产。与上年相比主要工业产品增产的有:发电量完成124.36亿千瓦小时,增产23.76%,其中,水电增产46.46%;天然气3.47亿立方米,增产29.64%;天然气原油189.59万吨,增产7.64%;原油加工量56.54万吨,增产5.69%;液化石油气3.88万吨,增产39.5%;原盐48.93万吨,增产24.55%;钾肥41.60万吨,增产29.71%;10种有色金属28.21万吨,增产12.01%,其中,铝26.27万吨,增产11.45%;水泥116.75万吨,增产15.24%;硫酸1.55万吨,增产2.71%;烧碱1.16万吨,增产16.26%;平板玻璃102.1万重量箱,增长26.93%。原煤、成品钢材、铁合金、电解美、地毯、牛绒衫、卷烟等产品减产或已停产。 产销衔接状况有所改善。全年工业产销率达95.6%,比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96.69%,高于轻工业的87.91%。整体上工业产品积压状况有所好转。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回升。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独立核算非国有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82.85%,比上年上升39.2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资产保值增值率、成本费用利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销售率,都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资产负债率逐渐降低。亏损企业减亏2.01亿元,盈亏相抵后净亏损额减少6.08亿元。 建筑业生产经营日益活跃。全省建筑行业在规范市场,加强管理,深化改革中,创造增加值27.42亿元,比上年新增2.44亿元。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施工工程个数达2042个,其中实行招投标承包工程1486个,投标承包面由上年的68.1%扩大到72.8%。施工房屋面积343.37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61.60万平方米,实现利税总额由上年的0.9亿元增加到1亿元,增长11.1%。地质勘察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地勘总收入7.60亿元,新发现或证实为工业矿床的矿产地7处,新增探明矿产储量中,石灰岩2094万吨,石灰岩428万吨,石油地质储量357万吨;完成机械岩心钻探工作量23.69万米,钻井138口;提交地质报告137份。 四、固定资产投资 1999年,我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抓住国家拉动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一机遇,从多方面争取项目和筹措资金,固定资产投资取得新成果。 投资总量保持增长。据进度统计,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8.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1%。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100.59亿元,增长13.82%;集体经济投资3.82亿元,增长5.51%;城乡居民个人投资15.02亿元,增长37.93%。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78.50亿元,增长5.2%;更新改造投资14.50亿元,增长4.08%;房地产开发投资11.01亿元,增长2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