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果洛州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19来源:果洛州统计局 点击:
果洛州统计局 2005年,果洛州各地区、各部门在州委、州政府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州委九届六次全委会议精神,围绕州委提出的 “突出—个重点、强化两个基础、加大三项力度、提供三项保障”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时俱进,奋力开拓,深化改革,扎实工作,使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态势。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 一、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州完成生产总值78911万元,比上年增长7.3%,“十五”时期GDP 年均增长8.82%,高于“九五”时期6.86%的年均增速;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281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76%;“十五”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6.35%,高于“九五”时期5.35%的年均增速。 经济结构继续调整优化。全州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8124万元,增长4.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882万元,增长9.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8905万元,增长9.1%。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4712万元、金融保险业109万元、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1719万元、房地产业1504万元,其他服务业30861万元,分别增长9.7%、24.4% 、8.3%、2.0%和9.4%;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九五”末的43.06:9.15:47.79调整为35.64 :15.06 :49.30 ,“十五”时期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73%、19.93%、8.85%;与“九五”时期年均增速相比,分别提高了3.22、18.48、-2.86个百分点。 二、畜牧业 全州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牧业增产、牧民增收的总体目标,立足优势,突出特色,积极调整工作思路,落实各项措施,努力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畜牧业生产投入和科技含量,增强了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使全州农牧业生产获得丰收。 (一)、农牧业总产值平稳增长,农村经济总体运行态势好于上年。2005年,全州实现农牧业总产值37875.83万元,比上年增长2.12%。 (二)、畜牧业生产喜获丰收,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全州坚持“畜牧稳州”方针,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加大畜牧业生产投入和科技含量,推进传统畜牧业向效益畜牧业的转变,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效益。 1、繁活率和总增率提高。2005年,全州繁活各类仔畜68.84万头只,繁活率为56.90%,比上年提高1.26个百分点;损亡各类成畜5.64万头只,损亡率2.52%,比上年高0.42个百分点;总增各类牲畜63.20万头只,总增率28.28%,比上年提高0.61个百分点。 2、牲畜周转加快,畜牧结构优化。全州出栏各类牲畜72.48万头只,其中:能繁殖母畜116.82万头只,母畜比例为55.02%,比上年提高0.87个百分点。出栏率为32.44%,比上年提高2.29个百分点。其中商品畜59.72万头只,商品率为26.73%,比上年提高2.40个百分点; (三)、小块农业区种植业生产增幅较大。2005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40公顷,比上年增长15.63%,油料作物面积68公顷,比上年增长7.94%;粮食总产量1741吨,比上年增长1.46%,油料产量81吨,与上年持平。 三、工业 全州完成工业增加值1627.2万元,比上年增长0.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57.6万元,下降6.56%;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869.6万元,增长7.45%。 年内开工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其中亏损企业6家,亏损面达42.86%。亏损企业亏损额达147.7万元,比上年减亏343.5万元;全州工业产销率达87.67%,比上年下降1.3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81.8%,下降8.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产销率92.25%,提高4.02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生产情况为:原煤7682吨,比上年下降23.18%;原盐280吨,增长1倍;发电量448万千瓦小时,增长29.86%;鲜冻肉770吨,增长63.83%;奶粉40吨,下降34.43%;红砖493万块,下降38.3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州高度重视项目工作,把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投资导向和宏观调控方向,努力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改善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使州属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呈上升趋势。2005年,全州施工项目122个,比上年减少37个,其中本年新开工102个,与上年同期持平,全州续建项目20个,比上年减少37个。全州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106万元,比上年下降15.97%,完成州属固定资产37106万元,比上年增长23.64%,完成年度计划的123.69%。 其中:玛沁县完成投资8708万元,增长43.82%;班玛县完成投资4700万元,增长45.38%;甘德县完成投资5074万元,增长49.68%;久治县完成投资4854万元,增长53.56%;玛多县完成投资4796万元,增长6.27%;达日县完成投资4313万元,下降3.86%;州级完成投资4661万元,下降9.90%。 州属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703万元,比上年增长75.72%,占投资总额的34.2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7863万元,增长32.09%,占投资总额的48.14%;民间完成投资8664万元,增长7.49倍,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3.35%。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28442万元,下降1.89%,占76.65%。 五、贸易业 流通体制改革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大,贸易环境进一步改善,个体私营经济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品市场日趋繁荣活跃。全州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39万元,比上年增长13.63%。按城乡看,城镇市场平淡,农村市场活跃。全州完成县的零售额11133万元,增长12.68%,完成县以下零售额3106万元,增长17.16%;按经济成份看,国有经济完成零售额2985万元,增长18.17%,私营经济完成零售额1641万元,增长19.43%,个体经济完成零售额9613万元,增长11.37 %;按行业看,全州完成餐饮业零售额2549万元,增长11.02%,其他行业零售额1289万元,增长31.80%,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401万元,增长12.36%。 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发展规模、档次又有了新的突破。2004年,全州共有个体工商户1878户,比上年增长9.57%,从业人员3405人,增长14.65%,注册资金4050万元,增长8.81%;私营企业44户,比上年增长33.33%,从业人员680人,增长40.21%,注册资金16011万元,下降4.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