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内蒙古自治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01来源:内蒙古统计局 点击:
12月末,全区证券公司开户数已达39.17万户,比上年同期增加11.57万户,增长41.9%;证券交易额3788.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58.26亿元,增长4.2倍。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97.75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其中,财产险实现保费收入37.36亿元,增长71.1%;人身险实现保费收入60.39亿元,增长20.5%。全年保险业赔款与给付支出32.22亿元,增长87.4%。其中,财产险赔款19.32亿元,增长91.8%;人身险赔付12.9亿元,增长81.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区共有普通高等学校36所,全年招收学生9.91万人,比上年增长22.3%;年末在校学生28.3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2.2%,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8.57万人,在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中有蒙古族6.99万人,分别增长23.5%和22.7%;全年毕业学生6.72万人,增长20.8%。年末全区有研究生培养单位9个,比上年增加1个;全年招收研究生3536人,比上年增长7.5%;年末在校研究生9888人,比上年末增长13.7%,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研究生3549人,在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中有蒙古族研究生3031人,分别增长16.4%和10%。年末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76所,比上年增加20所;招收学生11.40万人,比上年增长29.9%;年末在校学生26.50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1.2%,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4.71万人,增长6.2%;全年毕业学生6.21万人,增长2.8%。年末有普通高中342所,全年招收学生18.58万人,比上年下降8.2%;年末在校学生56.14万人,比上年末下降0.01%,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4.91万人,少数民族学生中有蒙古族学生12.86万人,分别下降0.02%和1.6%;全年毕业学生17.01万人,增长8.3%。年末有普通初中1087所,全年招收学生25.15万人,比上年下降20%;年末在校学生94.12万人,比上年末下降8.6%,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3.25万人,下降4.8%;全年毕业学生32.22万人,比上年下降9.2%。全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4.16%。年末有小学4177所,全年招收学生26.01万人,比上年下降0.3%;年末在校学生158.4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3%;全年毕业学生25.15万人,比上年下降19.3%。全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71%。全区幼儿园在园幼儿29.04万人。 全年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242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42项,应用技术成果198项,软科学成果2项。全年专利申请2015项,授权专利1313项,分别比上年增长3.5%和34.3%;年内签订各类技术合同945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1.09亿元。其中向区外输出技术成交金额1.45亿元。 年末全区拥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09个,比上年增加13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4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区有艺术事业机构147个,从业人员5641人;艺术表演团体108个,其中乌兰牧骑60个。年末全区有电影事业机构889个,从业人员3661人;全年生产故事片8部,制作蒙语译制片41部。年末拥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786个。拥有文化馆102座,公共图书馆110座,博物馆35座,档案馆140座,已开放各类档案154万卷。年末全区拥有广播电台13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58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2.98%,比上年提高0.14个百分点;拥有电视台14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90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1.44%,比上年提高0.21个百分点;年末全区有线电视用户260万户,比上年增长11.7%。自治区和盟市两级全年出版报纸26185万份,其中蒙文版1409 万份;出版各类期刊1260万册,其中蒙文版117万册;出版图书5946万册,其中蒙文版798万册。 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3755个。其中,医院475个,农村牧区卫生院1338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40个,妇幼卫生机构11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51个。年末全区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7.06万张,比上年增长0.4%。其中,医院拥有病床5.17万张,乡镇卫生院拥有病床1.33万张,妇幼卫生机构拥有病床0.24万张。年末全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26万人。其中,医院拥有5.38万人,乡镇卫生院拥有1.72万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拥有0.56万人,妇幼卫生机构拥有0.44万人;执业医师、助理医师5.06万人,注册护士2.80万人。农村牧区卫生事业不断加强,拥有农村牧区村级卫生室1.33万个,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80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6%和1.5%。年内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旗县达到95个,比上年增加56个;覆盖农村牧区人口1335万人,比上年增加672.1万人。 年内全区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获奖牌1432枚。其中,国外获奖牌14枚,国内获奖牌1418枚;破亚洲记录1项,破自治区记录12项。 十一、环境保护 全区确定的自然保护区203个,比上年增加1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388.35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50.62万公顷。全区拥有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28个。年末全区环境保护系统拥有职工4389人,比上年末增长5.3%;年末全区拥有各级环境监测站70个,环境监测人员1058人。全区监测的15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9个,达到三级标准的5个,未达到三级标准的1个。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出生人口24.49万人,人口出生率10.21‰;死亡人口13.74万人,人口死亡率5.73‰;人口自然增长率4.48‰,比上年增长0.52个千分点。年末全区总人口2405.06万人,比上年增加12.7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26.13万人,在少数民族人口中有蒙古族人口429.89万人。城镇人口1206.1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50.2%;乡村人口1198.92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49.8%。男性人口1237.78万人,女性人口1167.28万人。在总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71.2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为7.12%,比上年提高0.25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78元,比上年增加2020元,增长1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6%。其中,人均财产性收入231.4元,人均转移性收入2335.6元,分别增长10.6%和11.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281.5元,增长21.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0.4%,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953元,比上年增加611元,增长1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2%。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716.9元,增长21.4%;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2786.1元,增长15.8%;人均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450.2元,增长30.5%。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56元,增长17.5%。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3%,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2003-2007年五年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2.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7%。城乡居民每百户主要耐用品拥有量有不同程度增长。[详见附表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