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内蒙古自治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01来源:内蒙古统计局 点击:
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3.61,比上年提高38.96点;实现利润225.93亿元,比上年增长75.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98.15亿元,增长8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17.3%。 建筑业生产加快增长。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94.24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全区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680个,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96.77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388.94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率49.7%。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19.9亿元,实现税金11.8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8%和25.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稳定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687.84亿元,比上年增长48.6%,增幅比上年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全区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656.9亿元,增长48.8%。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单位投资1129.40亿元,增长41.6%;集体经济单位投资41.28亿元,增长23.3%;城乡个人投资84.26亿元,增长5.8%;其他经济类型单位投资1432.90亿元,增长59.5%。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1860.93亿元,增长52.1%;更新改造投资385.68亿元,增长46.4%;房地产开发投资162.10亿元,增长46%;其他投资179.20亿元,增长53.9%。按项目隶属关系分,地方项目完成投资2431.92亿元,增长46.7%;中央项目完成投资255.92亿元,增长69.7%。资金来源进一步多元化,自筹和其他资金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6917.71亿元,比“九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倍,年均增长44.2%。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较快,全区城镇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农林牧渔)投资95亿元,增长51.2%;第二产业投资1461.25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449.13亿元,分别增长1.45倍和1.46倍;第三产业投资1031.66亿元,下降2.2%。西部大开发重点行业投资中农林牧渔业投资95亿元,增长51.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630.31亿元,增长81.1%;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投资359.16亿元,增长48.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217.41亿元,增长55.9%。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实施投资亿元以上的重点建设项目784个,竣工投产212个。全年新开工基本建设项目4627个,更新改造项目1324个。全年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6984.85亿元。建成投产了伊利新工业园区、蒙牛五期技改、草原伊盛100万只肉羊加工、通辽万顺达玉米淀粉一期等一批农畜产品加工项目。建成投产了岱海电厂、托克托电厂三期等西电东送项目和海渤湾电厂三期、棋盘井电厂等区内用电项目。建成投产了包钢集团冷轧薄板项目、包铝集团扩能改造项目。交通建设方面建成了国道110和210线我区境内高速公路、省际通道阿荣旗至集宁高等级公路,新开工建设了集张、两伊、临策等9个铁路项目,建成了桑篮、嘉策铁路。另外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扩建工程、鄂尔多斯机场开工建设,阿尔山、二连浩特新建和赤峰机场迁建项目前期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投资效果明显。全年城镇以上各种经济类型单位全部建成投产项目6577个,项目建成投产率75.9%;新增固定资产1627.53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2.9%。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原煤2436.4万吨,生铁395.03万吨,电解铝12.5万吨,水泥662.4万吨,电力装机容量372.3万千瓦。城镇住宅竣工面积1201.56万平方米,其中,商品房住宅竣工面积853.55万平方米,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1059.35万平方米;农村牧区竣工住宅515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903.34亿元,增长17%;县的消费品零售额275.91亿元,增长14.7%;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64.83亿元,增长11.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71.65亿元,增长16.6%;餐饮业零售额229.60亿元,增长13.2%;其他行业零售额42.83亿元,增长11.3%。 市场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消费结构呈现三个明显变化趋势,餐饮业持续升温,全年限额以上批发贸易零售额中餐饮业零售总额增长29.1%;汽车、居住、家庭装饰和旅游等消费不断扩大,汽车类零售额增长24.4%;家电和通讯类消费品升级步伐加快,全年限额以上批发贸易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增长1.86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2.7%。 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活跃。商业布局和经营业态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企业市场竞争不断强化,专业性市场发展较快。全区亿元以上交易市场34家,商品成交额179.23亿元,比上年增长5.4%。各类大型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专卖店等新型商业发展势头强劲。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实现快速发展。全年海关统计的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51.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5%。其中,出口总额20.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8%;进口总额30.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8%。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从出口看,加工贸易、机电产品出口增长速度快于一般贸易,一般贸易出口比上年增长18%,而加工贸易出口、机电产品出口分别增长75.2%和4.8倍。从进口看,一般贸易进口增长34%,加工贸易进口增长2.78倍。“十五” 时期,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78.77亿美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4倍。其中,出口76.99亿美元,比“九五”时期增长84.5%。五年间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5%,比“九五”时期年均增长速度快7.9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规模明显扩大。全年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97家,比上年增加2家;合同外资额13.8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9.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9%。“十五”时期,累计外商直接投资25.18亿美元,比“九五”时期增长4.78倍。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共签订国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及境外投资协议合同金额1.8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7.8%;完成营业额61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0.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快速增长。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73081.9万吨,比上年增长19.3%。其中,铁路22059.9万吨,增长18.9%;公路51020万吨,增长19.5%;民航2万吨,增长11.1%。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604.3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6.2%。其中,铁路1280.75亿吨公里,增长15.3%;公路323.35亿吨公里,增长19.8%;民航0.21亿吨公里,增长26.5%。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32113.8万人,增长10.9%。其中,铁路3258.8万人,增长0.7%;公路28604万人,增长12.1%;民航251万人,增长20.4%。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周转量323.12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2.9%。其中,铁路113.22亿人公里,增长8.3%;公路178.98亿人公里,增长15.3%;民航30.92亿人公里,增长17.4%。“十五” 时期,全区累计完成货运量和客运量277401万吨和133872万人,比“九五”时期增长39.3%和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