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辽阳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03来源:辽阳市统计局 点击:
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开拓进取,战胜了各种困难和挑战,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初步核算,生产总值56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0亿元,增长9.0%;第二产业增加值359.8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171.8亿元,增长21.7%。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2%、63.5%和30.3%。人均生产总值30897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8%。 二、农业 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 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4.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6%。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6.1千公顷,下降0.3%。在粮食作物中,稻谷播种面积50.7千公顷,下降0.3%;玉米播种面积78.7千公顷,下降0.5%。在非粮食作物中,蔬菜面积14.1千公顷,下降0.3%;瓜果类面积946公顷,下降10.3%;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045公顷,增长239.7%。 农林牧渔业生产情况稳定。粮食产量90.6万吨,比上年增长1.3%。其中,水稻产量38.0万吨,增长1.4%;玉米产量49.9万吨,增长1.9%;大豆产量9668吨,增长17.0%。在非粮食作物中,油料产量7604吨,增长239.0%。蔬菜产量66.5万吨,增长0.3%。水果产量4.1万吨,下降13.1%。猪肉产量6.7万吨,增长3.4%;羊肉产量2410吨,下降2.8%;禽肉产量5.2万吨,增长9.2%。牛奶产量3.1万吨,下降23.9%。禽蛋产量8.8万吨,增长63.0%。淡水产品产量8.5万吨,增长11.6%。 林业生产有一定发展。当年造林面积2600公顷。植树838万株,比上年增长28.9%。年末实有封山(沙)育林面积6.2万公顷,其中本年新增封山育林面积66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8.9%。 农业机械化程度稳步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7.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2%。年内完成机耕地面积252.4万亩,其中机播面积155.9万亩。化肥施用量(折纯)5.3万吨,增长3.5%;地膜使用量1746吨,增长21.0%;农用柴油使用量3.7万吨,增长1.9%;农药使用量2134吨,下降13.1%。 三、工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工业增加值33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 。 部分适销对路的工业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变压器产量为0.037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20.3%;铝材产量为42万吨,增长39.9%;精制植物油、啤酒产量分别为42.1万吨、3847万升,分别增长33.1%、0.3%;水泥产量、原油加工量分别为674.8万吨、533.7万吨,分别增长12.4%、0.6%;发电量增长8.4%。 工业产销衔接水平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8.9%,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99.8%,提高1.2个百分点;集体企业102.1%,提高0.4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99.4%,提高0.3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97.9%,下降0.8个百分点。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97.2%,下降0.5个百分点;重工业99.1%,提高0.2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8.3亿元,比上年增长33.9%;亏损企业亏损额4.9亿元,下降46.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92.6亿元,增长16.5%;利税总额26.4亿元,增长41.9%;亏损企业亏损额3.9亿元,下降48.0%。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 建筑业稳步增长。建筑业增加值2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 167户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共签订工程合同额539.9亿元,比上年增长62.8%,实际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459.2万平方米,增长39.4%。全员劳动生产率227915元/人,增长7.9%;上缴税金2700万元,增长19.9%;实现利润2.7亿元,增长24.2%。 房地产开发业持续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30.8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其中,商品住宅投资22.0亿元,增长14.0%。商品房施工面积257.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3%;销售面积112.6万平方米,增长2.5%;销售额29.7亿元,增长20.7%。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53.7万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4.9%。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4.8亿元,比上年增长30.1%。按城乡分,城镇投资206.7亿元,增长29.4%;农村投资28.1亿元,增长35.8%。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9.9亿元,增长53.2%;第二产业投资145.1亿元,增长30.6%;第三产业投资79.8亿元,增长26.9%。 工业投资增势强劲。工业企业投资134.3亿元,比上年增长30.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7.2%。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19.0亿元,增长25.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16.3亿元,增长5.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23.5亿元,增长一倍。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国有投资193.5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2.4%。其中,私营个体投资109.6亿元,增长15.6%;港澳台及外商投资19.9亿元,增长1.2倍。地方项目投资213.2亿元,增长34.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0.8%。 重大项目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计划总投资超亿元建设项目由上年的52个增加到77个,当年完成投资97.2亿元,比上年增长40.0%,占全部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的52.5%。 新增固定资产总值137.1亿元,比上年增长33.2%。施工房屋面积464.2万平方米,增长22.2%,其中,住宅282.2万平方米,增长41.2%。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电力、热力投资及水生产投资7.8亿元,增长41.8%;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7.1亿元,增长12.7%;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投资1.4亿元,增长7.7%。 六、国内贸易 国内贸易较快增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 消费品市场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6亿元,比上年增长22.9%。按城乡分,城市消费品零售额92.1亿元,增长23.2%;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7.5亿元,增长22.5%。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20.4亿元,比上年增长22.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9.0亿元,增长24.6%;其他行业零售额0.2亿元,增长5.1%。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销售额76.9亿元,比上年下降3.5%。其中,汽车类销售额3.7亿元,下降13.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销售额1.1亿元,下降7.9%;食品、饮料、烟酒类销售额13.2亿元,增长5.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销售额1.8亿元,下降3.5%;文化办公用品类销售额1.0亿元,增长29.9%;化妆品类销售额0.1亿元,增长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