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南昌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11来源:南昌市统计局 点击:
2005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做好“两篇文章”和实现“富民强市”奋斗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崛起之路,全市国民经济实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的各项任务和预期目标,为“十一五”规划的起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综 合 经济总量: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攀升。据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达100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39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532.13亿元,增长21.2%;第三产业增加值402.19亿元,增长13.4%。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7.3:52.8:39.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5%、65.6%和31.9%。人均GDP突破两万元,达22390元,增长15.9%。 财政税收:财政收支同步快速增长。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26.10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8.3亿元,增长38.1%。从收入完成情况看,增值税6.03亿元,增长25.9%;营业税20.14亿元,增长17.0%;企业所得税4.84亿元,增长46.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5.79亿元,增长45.1%。其中,基本建设、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科教文卫事业费分别增长29%、4.7倍、25.8%和24.5%。 物价水平:市场物价保持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见表1),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服务价格上涨1.1%。商品零售价格持平,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3%。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全面发展(见图1)。全年完成农林牧渔及服务业现价总产值115.76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农业产值46.31亿元,增长3.5%;林业产值1.39亿元,下降2.7%;牧业产值38.21亿元,增长3.6%;渔业产值27.34亿元,增长8.1%。 农牧产品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195.16万吨,比上年增长3.3%;油料总产量7.94万吨,增长8.1%。肉类总产量24.20万吨,增长5.1%;生猪出栏数238.29万头,增长4.7%;家禽出笼3305.18万羽,增长1.7%;禽蛋总产量11.58万吨,增长6.2%;奶类总产量6.45万吨,增长5.1%。 渔业:全年水产品总产量28.40万吨,比上年增长4.1%,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9.66万吨,增长7.9%。 林业:全年造林1533公顷,退耕还林还草666公顷,零星植树732万株,比上年增长11.2%。新建和完善高速公路的绿色通道87.97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7.1%。 生产条件: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09.32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20.0%。年内完成机耕面积16.82万公顷、机播面积0.11万公顷;化肥施用量(折纯)13.88万吨,增长11.2%;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0.22万吨,下降6.7%。 三、工 业 工业生产: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市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374.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下同)完成增加值235.78亿元,可比口径增长26.0%(见表2)。 工业产品:部分适销对路的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见表3)。其中卷烟、房间空调器、彩色电视机分别增长9.1%、3.6倍和22.7%;汽车、钢材分别增长18.7%、20.2%。电力供应稳定增长,发电量增长4.3%。 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大产品制造基地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汽车基地、空调基地、医药和医疗器械基地等十大重点发展产品制造基地共完成增加值185.35亿元,增长27.4%,总量占全市规模工业的78.6%,增幅高出全市规模工业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其中:空调基地、造纸基地、医药和医疗器械基地、机电产品基地分别增长5倍、8.9倍、42%和30%。 工业经济效益: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稳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3.99,比上年提高14.3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33.33亿元,增长29.5%;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35.02亿元,增长15.6%。产品销售率为98.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据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20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城镇以上投资完成476.94亿元,增长46.5%;农村投资43.06亿元,增长18.8%(见表4)。 投资结构: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0.61亿元,下降39.6%;第二产业投资132.07亿元,增长33.4%;第三产业投资344.26亿元,增长52.6%。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0.3:31.6:68.1调整为0.1:27.7:72.2(见图2)。 按注册登记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202.49亿元,增长39.7%;非国有经济投资274.35亿元,增长51.8%。国有与非国有投资比例为42.5:57.5。 城市建设:投资规模扩大,大项目进展顺利。2005年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58.55亿元,比上年增长43.7%,总量占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33.2%。其中,几个重大项目中,乐温高速公路已投资13.1亿元、西外环高速公路5.8亿元、生米大桥3.3亿元。东外环竣工通车,西外环完成路基;完成青山南路、上海路改造;阳明路东拓延伸进展顺利,机场路、南高公路、高新南大道二期基本完工;青山湖湖东路网三横二纵全面竣工。开展了第3轮百路大会战,改造小街巷路143条。玉带河西支4.7公里、主支1.8公里、北支1.8公里已竣工;东支1.9公里、南支4.7公里,正在抓紧实施。 五、外经外贸 旅游 利用外资: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全年协议合同外资金额11.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4%;实际利用外资9.09亿美元,增长24.4%。其中第二产业4.65亿美元,第三产业3.88亿美元,所占份额分别为51.2%和42.7%(见表5)。实际引进内资260.5亿元,增长40.5%。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87家,内资共达成合同项目574个,其中省外项目506个。新批合同总投资额超1000万美元的大项目有33个,引资额超亿元的内资项目有34个,其中省外项目29个。 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继续增长。据海关统计,2005年南昌地区内企业(含中央、省属公司)完成进出口总额17.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海关出口总值12.4亿美元,增长15.4%,实现贸易顺差7.35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