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江西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11来源:江西省统计局 点击:
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全省共实施重点工程项目87项,其中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44项,10亿元以上的项目26项。省重点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01.1亿元,增长22.3%。其中,景婺黄(常)高速公路、江铜年产22万吨铜杆线、南昌生米大桥、九江出口加工区、丰城电厂二期1号机组、浙赣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等22个重大项目基本建成投产,武宁至吉安高速公路、鄱阳湖粮食产业基地、江西艺术中心、江西省森林防火监测总站等15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70公里,完成国省道改造800公里,硬化农村公路13403公里。全年新增电力装机188万千瓦,新增220千伏和500千伏输变电线路1761公里。 房地产开发运行平稳。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商品房竣工面积1492.3万平方米,增长2.1%;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1683.2万平方米,增长10.2%;商品房销售额291.4亿元,增长22.6%。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28.0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分城乡看,城市零售额748.9亿元,增长17.0%;县及县以下零售额679.2亿元,增长13.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262.7亿元,增长15.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49.1亿元,增长18.2%;其他行业零售额16.2亿元,增长3.6%。 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44.3亿元,比上年增长52.1%;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25.2亿元,增长27.1%;家具类1.5亿元,增长41.5%;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0.8亿元,增长58.3%;化妆品类2.6亿元,增长26.1%;金银珠宝类3.5亿元,增长19.0%。 新兴流通业态快速发展。年末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86个,成交额达666.7亿元。限额以上连锁企业达到46个,比上年末增长35.3%。全年连锁商业销售额410.7亿元,增长85.3%。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成果丰硕。全省海关进出口总额6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6%。其中,出口37.5亿美元,增长53.8%;进口24.4亿美元,增长50.7%;出口大于进口13.1亿美元,增长59.9%。在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出口12.2亿美元,增长90.0%;民营企业11.6亿美元,增长45.6%;国有企业13.7亿美元,增长37.1%。 出口质量明显提高。在出口中,机电产品完成出口6.3亿美元,增长34.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5亿美元,增长88.7%。钨及其化合物1.6亿美元,增长88.3%;未锻造的铜及铜材1.7亿美元,增长12.8倍;服装及衣着附件7.2亿美元,增长33.3%;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2.5亿美元,增长32.6%。 出口对象日益多元化。在出口中,对台湾地区出口1.6亿美元,增长3.3倍;对韩国出口1.7亿美元,增长1.3倍;对印度出口0.7亿美元,增长1.1倍;对新加坡出口0.9亿美元,增长69.9%;对美国出口5.5亿美元,增长45.5%;对日本出口3.7亿美元,增长30.0%。 利用外资成效显著。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数982个,其中新批合同外资金额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81个,比上年增加2个;合同金额40.3亿美元,增长4.0%;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8.1亿美元,增长15.9%。共有24家具有世界500强背景的企业入驻江西。 对外经济合作发展势头良好。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项目142个,比上年增加36个;合同金额4.07亿美元,增长42.7%;完成营业额3.08亿美元,增长45.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年末铁路运营里程2424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935.8亿吨公里,增长6.1%;完成旅客周转量652.8亿人公里,增长8.0%。机场旅客吞吐量291万人,增长19.8%,其中昌北机场旅客吞吐量276万人,增长20%。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省邮电业务总量320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2亿元,增长24.5%;电信业务总量298亿元,增长22.6%。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0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7%;旅游总收入390.9亿元,增长22.1%。其中,接待境外游客49.7万人次,增长33.4%,完成旅游外汇收入13961万美元,增长34.3%;接待国内游客6000万人次,增长18.6%,完成国内旅游收入380.0亿元,增长22.0%。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市场继续平稳运行。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214亿元,比年初增加779亿元,同比多增128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258亿元,比年初增加212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52亿元,比年初增加399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461亿元,比年初增加451亿元,同比多增8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658亿元,比年初增加165亿元;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269亿元,同比多增141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3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金融机构现金支出12821亿元,增长14.4%;收支相抵,净回笼货币334亿元,增长22.1%。 资本运作取得新突破。年末全省境内上市公司25家,比上年增加1家;境外上市公司1家。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全年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6.35亿元。年末全省证券公司营业网点122家,证券交易额2416亿元,比上年增加1533亿元;期货公司1家,成交金额799.7亿元,比上年增加491.5亿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98.2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产险保费收入21.6亿元,寿险保费收入67.6亿元,健康险保费收入5.6亿元,意外伤害险收入3.4亿元。全年赔款和给付支出合计21.1亿元,增长31.3%。其中,产险赔款11.8亿元,寿险给付5.7亿元,健康险赔款和给付2.4亿元,意外险赔款1.2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研究生教育在校研究生12149人,比上年增长23.2%。普通高校在校生77.1万人,增长19.3%。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在校生分别达86.9万人、180.7万人和399.9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8625人。拥有幼儿园5848所,在园幼儿80.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8%,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普通高考录取率59.6%;初中毕业升高中段的比例为77.4%,提高4.5个百分点;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5.5%,提高1.5个百分点;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6%,提高0.6个百分点。各类民办学校662所,在校学生74.8万人,其中民办普通高校39所。 科技活动取得新进展。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4.8亿元,增长20.6%,占生产总值的0.75%,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科技投入5.7亿元,增长21.7%。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3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