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江西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11来源:江西省统计局 点击:
江西统计信息网 2004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重大决策,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2004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495.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增幅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是近11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1.70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1595.74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1188.50亿元,增长9.6%。人均生产总值8189元,增加1511元,增长12.4%。 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9.8:43.4:36.8调整为20.4∶45.6∶34.0,二三一产业结构得到巩固和发展。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比重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1.8%,提高1.8个百分点,比上年多提高0.1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总水平保持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5%,其中:城市上涨3.3%,农村上涨3.5%;服务项目上涨1.3%,消费品上涨4.3%。食品类上涨9.0%。受部分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4.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7.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7%,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9.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长期性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煤电油运的瓶颈制约还未根本缓解,农民增收基础还不稳固;就业和再就业任务艰巨,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还不少。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多年来少有的好形势。全省农业总产值1054.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增长幅度创1996年以来的新高。 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最好水平。全省粮食总产量达360.68亿斤,增长24.3%,创历史新高。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实现了三个“增长20%”。 林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全省实现林业产值79.08亿元,增长4.5%;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8.10千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9.7%。 畜牧业生产较快增长。全省牧业产值实现324.98亿元,比上年增长5.3%;牧业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全年生猪出栏2115.70万头,增长9.5%;牛出栏90.04万头,增长24.1%;家禽出笼3.38亿羽,增长8.0%;牛奶产量11.6万吨,增长6.6%;鲜蛋产量40.81万吨,增长10.1%;肉类总产量220.03万吨,增长9.3%。 渔业生产加快发展。全省实现渔业产值143.13亿元,增长8.0%;水产品总产量157.34万吨,比上年增加11.28万吨,增长7.7%,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51.45万吨,增长19.5%。 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得到改善。全省农用机械总动力1465.2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50.98万千瓦,增长18.6%;联合收割机0.72万台,增长1.3倍;农用运输车10.43万辆,增长13.7%。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23.53万吨,增长11.3%;农村用电42.30亿千瓦小时,增长6.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841.59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全省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1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增速比上年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617.8亿元,增长26.1%,增速同比加快7.9个百分点,实现了比2001年翻一番的目标。产销衔接状况保持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8.8%,比上年上升0.87个百分点。全省重点培育的六大支柱产业发展迅速,共完成工业增加值395.1亿元,增长24.6%,其中: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业实现增加值132.5亿元,增长39.5%,总量、增幅均居各行业之首。 工业企业数量迅速增多。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45家,新增413家。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由1家增加到4家,即:江西铜业集团公司150.6亿元,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116.8亿元,江铃汽车集团公司101.1亿元,中石化九江分公司100.7亿元。 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全省原煤产量1233万吨,比上年增长23.4%;发电量327.8亿千瓦时,增长6.5%;化纤14.6万吨,增长48.6%;服装3.7亿件,增长84.1%;水泥2976万吨,增长30.6%;钢材775万吨,增长17.2%;铜42.4万吨,增长18.9%;冰箱压缩机592万台,增长35.1%。 工业企业效益显著改善。全省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9.3%,比上年提高16.1个百分点,列入考核的7项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优于上年;规模以上工业盈亏相抵后利润72.2亿元,增长46.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2117.1亿元,利税203.7亿元,均实现了比2001年翻一番的目标。 工业园区建设成效明显。全省工业园区新引进外商投资企业515个,实际利用外资11.52亿美元,占全省的56.4%。园区实际投产企业5080个,比年初新增1087个;完成工业增加值335.1亿元,增长51.3%;实现销售收入1013亿元,增长65.4%;利润总额61亿元,增长47.8%;实交税金52.9亿元,增长63.5%。全年有27个园区销售收入超10亿元,其中南昌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昌北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销售收入均超过了百亿元。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85亿元,比上年增长17.1%。施工房屋面积5663.2万平方米,增长10.1%;竣工房屋建筑面积2890.1万平方米,增长5.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遏制了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20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88.4亿元,增长36.0%。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在城镇投资中,农业投资10.6亿元,比上年增长66.0%,高于城镇投资增幅30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完成517.1亿元,比上年增长56.8%,增幅比城镇投资增幅高20.8个百分点,占城镇投资的比重达到34.7%,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209.4亿元,增长15.5%;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投资110亿元,增长40.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42.8亿元,比上年增长39.7%,增幅比上年回落31.5个百分点。在城镇投资中,非国有投资768.7亿元,比上年增长52.5%,比城镇投资增幅高16.5个百分点,非国有投资的比重同比上升5.6个百分点。 重点工程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年实施省重点工程项目78项,增加9项;计划建成投产项目28项,续建项目24项,计划新开工项目23项,预备项目3项,年度投资212.2亿元,增长23.8%;重点工程的在建项目数、投产项目数和年投资额再创新高,推动全省交通、电力、工业、城建和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年末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422公里,提前15个月完成“十五”新增1000公里高速公路的目标,出省主通道和省会南昌到各设区市道路全部实现了高速化。硬化农村公路突破10000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