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江西省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11来源:江西省统计局 点击:
八、财税、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省财政总收入285.8亿元,同口径增长21.9%;占GDP的比重已达10.1%,是15年来首次突破两位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8.2亿元,增长19.7%。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主体税种增值税、营业税增收较多,分别增长23.2%和28.9%。税务部门征收的税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分别完成2.68亿元和1.24亿元。 金融与经济加速互动。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239.5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31.62亿元,增长16.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862.9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0.45亿元,增长22.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015.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08.28亿元,增长15.3%。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545.2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07.76亿元,增长19.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504.72亿元,增长10.5%;中长期贷款余额为902.46亿元,增长42.4%。个人消费贷款规模迅速扩大,年末全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53.53亿元,比年初增加55.43亿元,增长56.5%。现金投放基本正常,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8927.05亿元,增长27.2%,金融机构现金支出8744.25亿元,增长28.1%,收支相抵,净回笼货币182.8亿元,比上年减少5.9亿元。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全省保费收入69.77亿元,增长47.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95亿元,下降1.1%;人身险保费收入55.82亿元,增长66.5%。全年支付各类赔款总额16.06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8.42亿元,增长25.0%;人身险短期赔款和给付金额7.64亿元,增长26.9%。参加社会保险职工人数增加,年末全省已有350.95万名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比上年增加11.17万人。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队伍日益壮大。全省拥有省级重点试验室19个,省部共建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个。全省地方国有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共66.8万人。联创光电等5家高科技企业已批准为“十五”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组建了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中心。 科技活动日渐频繁。全年技术贸易机构发展到521个,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721项,成交额8.3亿元,比上年增长32.4%。省级科技三项费用支出4486.5万元。其中,科技攻关计划、科技产业化及环境建设及各类科技专项支出3426.5万元,占76.4%;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支出360万元,占8.0%;中小企业创新基金500万元,占11.1%;科研基地与科技条件建设支出200万元,占4.5%。 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申请2434项,比上年增长19.5%。专利授权数为1238项,增长18.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总量的34.2%,比上年增长1.1倍。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又有新的提高。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增加,承担参与的国家级研究课题的数量明显增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国民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全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扩大高校办学规模。加速推进昌北、昌东等高校新校区建设。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全年全省招收研究生2562人,比上年增加766人,在校研究生5711人,增加1588人;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学生14.16万人,增加3.7万人,在校学生35.86万人,增加9.24万人,毕业生4.72万人,增加1.21万人。中等教育稳定发展。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5.51万人,增加0.3万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14.4万人,相当于普通中学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19.9%。普及义务教育取得新进展。全省普通中学初中在校学生228.66万人;小学在校学生390.54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01%。在托儿童63.31万人。成人教育取得新成绩。全年参加高、中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人员达23.11万人,获得本科、大专毕业证书的分别为5786人和10176人。全年共扫除文盲9.8万人,文盲率降到5%以下。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繁荣。全省文化事业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创造了一大批文化精神产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年末全省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76个,文化馆、群艺馆113个,公共图书馆104个,博物馆83个。全省共有无线广播电台10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15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2.66%,比上年增加0.74个百分点;电视台12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436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4.49%,比上年增加0.38个百分点。全年共出版各种图书、杂志、报纸2447种,共印报纸53063万份,分别比上年增加2种和1415万份。文艺创作和文艺宣传进一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一批优秀文艺、广播影视作品在国内外获奖,其中,获2003年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金奖2个,银奖1个;获第十二届“群星奖”铜奖1个,优秀奖8个。 医疗卫生事业成绩显著。在取得防治非典阶段性重大胜利的基础上,加强了城乡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制定并实施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应急机制和公共卫生长效机制。年末全省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363个(包括个体机构),比上年增加77个,其中:医院517个,农村卫生院1533个,疗养院6个,门诊部3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2个,妇幼保健院108个,诊所、卫生保健所、医务室6960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1.5万人,其中:医生4.82万人,注册护士3.36万人;在农村,有乡村医生28293人,卫生员1446人。 体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年我省体育健儿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奋勇拼搏,共获得58枚金牌、31枚银牌和16枚铜牌,其中金牌、银牌分别比上年增加21枚和8枚,铜牌减少6枚。群众体育运动进一步普及,全省成功举办了1000万人参加的全民健身运动会。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约占全部人口的30%。全年共发行体育彩票3.09亿元,其中,发行足球彩票1.13亿元,共筹集资金1.05亿元,比上年增长44%。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继续加强。年末全省环境保护系统共有职工3700人,省、市、县级环境监测站86个,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55个,比上年增加21个,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投资额0.91亿元。在全省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的11个城市中,有8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占监测城市数的72.7%;有1个城市达到三级标准,占监测城市数的9.1%。在全省监测的15个城市中,建成了53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256.6平方公里。全省建成了65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516.8平方公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