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江西省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11来源:江西省统计局 点击:
江西统计信息网 1997年,全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推进两个根本转变,经济建设取得新的成就,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实现了“稳中有进”的总体要求,经济保持了适度快速增长的态势。1997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1715.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5.18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658.25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581.75亿元,增长14.0%。 市场价格总水平持续走低,呈现出逐月“阶梯式”回落态势。全年全省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9.6%,指数比上年回落7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0%。市场物价持续走低,为深化改革,稳定人心,理顺经济秩序,加速结构调整创造了宽松的宏观环境。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省财政收入134.92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不含上交中央库的两税收入)90.59亿元,增长17.5%。 结构调整取得新发展宏观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三次产业结构有所变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全年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27.7%、38.4%和33.9%,上年为29.0%、38.8%和32.2%。 宏观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8113.82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为4634.55元,增长10.5%,第二产业为12083.52元,增长10.4%,第三产业为10696.88元,增长7.0%。 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突出;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增收难度较大;相当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下岗职工增多,再就业压力加大,一部分职工家庭生活困难。 二、农业 农业获得全面丰收。1997年7月中旬虽然局部地区遭受洪涝灾害,8月下旬局部地区出现旱情,由于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上科技推广力度大,使绝大多数农产品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年农业总产值785.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粮食总产量达1767.7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棉花种植面积虽然减少,但单产提高,总产量仍达13.24万吨,增长7.6%。油料总产量105.63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增长4.5%。其中,油菜籽产量68.13万吨,增长7.3%,花生产量33.27万吨,增长0.5%。烟叶、水果、甘蔗产量大幅度增长。黄红麻、茶叶等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产量下降。 林业生产蓬勃发展。全省各地把培育森林资源放在工作首位,森林面积扩大,覆盖率提高,林木蓄积量增加;主要林产品产量增长较多。 畜牧业生产稳中有升。1997年全省出栏肉猪达2445.99万头,增长2.6%,肉类总产量227.57万吨,增长2.5%;年末生猪存栏1979.83万头,增长0.1%;羊年末存栏83.99万只,增长16.9%。 水产养殖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115.08万吨,增长15.0%。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750.0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5%;农用载重汽车2.59万辆,增长7.3%;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66.1万千瓦,增长0.1%;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20.37万吨,增长6.8%;农村用电量30.82亿千瓦小时,增长5.8%。农田水利建设有所加强,全年有效灌溉面积1900.13千公顷,增加10.99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步伐加快,“抓大放小”、“三改一加强”工作进一步展开,全省小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企业转机建制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各地市县通过兼并、拍卖、产权转让、资产重组和股份改造等多种方式为一批企业注入了活力。 工业生产在改革调整中保持平稳增长。全省完成工业总产值1573.13亿元,增长19.3%。其中国有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644.61亿元,增长6.4%。 轻重工业生产同步增长。全省轻工业完成总产值676.39亿元,比上年增长14.3%;重工业总产值896.74亿元,增长23.9%。受市场需求变化影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从支农产品生产情况看,农用化肥增长18.2%,化学农药增长8.0%,合成氨增长33.7%,大中型拖拉机增长65.0%;从原材料工业产品生产情况看,生铁增长11.7%,十种有色金属增长4.4%;原煤产量、发电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产品中,多数纺织业产品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化学纤维增长33.9%,纱增长4.6%,布增长8.5%,服装增长1.1%;受进口产品冲击,新闻纸下降28.7%,耐用消费品除家用电冰箱增长11.9%外,冷冻箱、彩色电视机、照相机、自行车等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工业整体经济效益下滑的势头得到遏制,并出现恢复性回升。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64.41,比上年提高0.30个百分点。全部独立核算工业资产负债率73.0%,降低0.1个百分点。资本保值率为112.63%。企业利税增加,扭亏增盈取得一定效果,全省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总额由上年亏损5.72亿元变为亏损0.73亿元,其中国有企业由亏损9.44亿元变为亏损5.95亿元,减亏37.0%。 工业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生产还不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积压问题仍然突出,企业间相互拖欠攀升,产成品资金占用现象较为严重。全省全年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应收帐款达14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产成品资金占用达98.66亿元,增长7.0%。 地质勘查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全年发现及有新进展的主要矿产地4处,完成钻探工作量3337米。 建筑业生产稳步发展,经济效益有所回升。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09.86亿元,增长4.3%。全年资质等级四级以上的建筑施工企业完成增加值16.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国有建筑企业施工房屋建筑面积823.00万平方米,下降5.1%,竣工房屋建筑面积322.39万平方米,下降5.5%,实现利税1.16亿元,增长4.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平稳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4.30亿元(不含铁路完成投资25亿元,下同),比上年增长8.0%。其中:国有单位投资199.12亿元,增长12.6%;城乡集体投资53.37亿元,增长11.5%;城乡个人投资106.29亿元,增长1.9%。在总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30.26亿元,增长13.7%;更新改造投资65.87亿元,增长9.3%;房地产开发投资25.13亿元,下降4.8%;其他固定资产投资16.31亿元,增长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