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江苏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06来源:江苏省统计局 点击:
三、工业和建筑业 适应宏观环境的新变化,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9326.67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054.67亿元,增长22.5%。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1322.31亿元,增长13.7%;其中国有工业增加值636.60亿元,增长17.0%。集体工业增加值367.82亿元,增长21.0%。私营工业增加值1965.93亿元,增长25.6%。股份制工业增加值3348.28亿元,增长21.9%。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增加值3172.71亿元,增长25.3%。大中型工业增加值5011.24亿元,增长19.6%。轻、重工业增加值2632.06亿元、5422.61亿元,分别增长20.8%和23.6%。全年用电量2193.45亿千瓦时,增长20.5%;其中工业用电1771.28亿千瓦时,增长22.0%。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积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支柱行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制造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5278.17亿元,为江苏39个大类行业的第一大行业,比上年增长28.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3137.33亿元,增长34.0%;纺织业产值3027.82亿元,增长25.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3051.18亿元,增长32.3%;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1921.42亿元,增长23.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2092.88亿元,增长32.2%。产品结构继续优化,工业新产品产值2087.17亿元,比上年增长9.9%。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多数保持增长,在列统的75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保持增长的有61种,下降的有14种。 工业经济效益保持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2129.52亿元,比上年增长28.8%;产品销售率98.2%,提高0.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2387.81亿元,增长23.6%,其中利润1386.54亿元,增长24.9%。亏损企业亏损面14.0%,下降4.3个百分点;亏损额153.76亿元,增长5.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6.8,提高14.9个百分点。 建筑业较快发展,正逐步实现向建筑业强省的转变。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016亿元,增长10.7%。实现利税总额252.79亿元,增长23.9%。全员劳动生产率12.9万元/人,增长8.0%。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365.09亿元,增长19.4%,竣工产值3410.75亿元,增长19.8%,竣工率达78.1%。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0721.70万平方米,增长17.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6132.59万平方米,增长20.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势头得到遏制,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39.7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11.9亿元,增长2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527.8亿元,增长38.9%。在全社会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547.1亿元,下降7.8%;外商、港澳台经济投资1552.3亿元,增长26.1%;民间投资4640.3亿元,增长63.7%,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投资2567.0亿元,增长60.4%。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53.1%,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城镇投资中钢铁工业完成投资150.0亿元,增长14.4%,增幅比上年下降7个百分点;水泥工业投资28.3亿元,增幅由上年增长77.1%转为下降28.3%;纺织工业投资208.9亿元,增长47.1%,增幅比上年上升39.9个百分点。 进一步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2.7亿元,比上年增长61.1%;第二产业投资2801.5亿元,增长31.6%;第三产业投资3397.7亿元,增长18.3%。工业投资2765.2亿元,增长31.6%;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08.2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40.5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163.3亿元,分别增长43.6%、78.3%和79.8%。第三产业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526.9亿元,增长20.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536.9亿元,增长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577.0亿元,增长14.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40.2亿元,增长113.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60.8亿元,增长53.6%。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新增高速公路463公里,建成国省干线公路614公里,润扬大桥、南京三桥和盐通、宿淮高速公路提前建成通车,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和312国道拓宽改造工程全线贯通,全省“四纵四横四联”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886公里。宁启铁路一期、新长铁路新淮段扩能改造、南京地铁一号线、南京奥体中心、扬巴一体化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建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4230万千瓦。苏通大桥、南京长江过江隧道、连云港港、太仓港、田湾核电站、淮河治理和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固定资产投资成果明显。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投产项目8093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59.9%;新增固定资产4730.1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6.1%。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99.90亿元,比上年增长16%。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453.38亿元,增长16.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246.52亿元,增长1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964.84亿元,增长15.4%;餐饮业零售额629.10亿元,增长19.4%;其他行业零售额105.96亿元,增长25.9%。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全年实现商品销售570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批发业4285.1亿元,零售业1416.2亿元,分别增长8.8%和20.6%。以住房、汽车、信息通讯、旅游等为代表的新型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额比上年增长36.9%,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44.6%;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8%,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4.9%,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增长43.8%。 各类商品市场较快发展。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452家,成交额4808.46亿元。其中年成交额在10-50亿元的有73家,成交额1382.20亿元;年成交额在50-100亿元的有6家,成交额366.63亿元;年成交额在100亿元以上的有13家,成交额1957.57亿元。新型流通业态以及现代经营方式较快发展。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在较高平台上保持强劲增势。全年进出口总额2279.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4%。其中,出口总额1229.82亿美元,增长40.5%;进口总额1049.59亿美元,增长26.1%。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8.3%和42.7%。其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出口434.33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82.8%,增长39.6%。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6.6%。私营企业出口较快增长,出口额为101.27亿美元,增长78.3%。对欧盟、美国、日本、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出口分别为287.67亿美元、272.60亿美元、159.97亿美元和136.09亿美元,增长41.3%、42.7%、21.9%和45.7%;对东盟、韩国、台湾省出口额96.35亿美元、53.65亿美元和48.66亿美元,增长43.3%、51.7%和48.6%;对俄罗斯、拉丁美洲、非洲出口额7.65亿美元、32.84亿美元和18.23亿美元,分别增长52.7%、40.4%和3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