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驻马店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14来源:驻马店市统计局 点击: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不懈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均好于年初预期,有些创出“十五”时期最好水平,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2005年,我市生产总值达到49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0.17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192.65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133.43亿元增长11.3%。全市人均生产总值6391元,综合经济实力再上台阶。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一、三产业结构进一步巩固,三次产业比为34.338.826.9。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4.8%;非公有制经济规模继续扩大,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为49.4%,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运行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2.1%,涨幅比上年回落3.4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逐步回落,全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10.3%,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6639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777人,其中“4050”人员523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工业、服务业规模仍然不够大,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二、农业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粮食生产获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672.4万亩,比上年增长2.7%;粮食总产量532万吨,比上年下降1.5%。其中,夏粮总产量322万吨,下降4.5%;秋粮总产量210万吨,增长3.5%。总体上来看,虽然全年粮食总产量受夏粮减产和去年高基数的影响有微幅下降,但仍为“十五”时期第二个高产年。 畜牧业稳步发展,各种畜产品产量普遍增加。全年畜牧业总产值达135.9亿元,增长7.5%;肉类总产量84.1万吨,增长7.4%;禽蛋总产量29.5万吨,增长8.6%;牛奶总产量1.4万吨,增长39.3%。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优质小麦播种面积在70%以上,秋粮优质品种比率在95%以上,瓜果、蔬菜、药材等高效作物面积不断扩大;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5.7%,比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畜牧生产方式不断向标准化、规模化转变,畜禽优质产品率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2.9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8万亩;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817.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7%;农用拖拉机46.6万台增长8.6%;农用运输车8.6万辆,增长6.7%;农村用电量91026万千瓦时,增长11.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7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1亿元比上年增长24%;规模以下及个体工业增加值9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2%;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22.7亿元,比上年增长2.8%;非公有制工业完成增加值32.4亿元,比上年增长49.1%。 工业运行的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15.0亿元,比上年增长38.9%;实现利润11.4亿元,比上年增长77.6%;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157.9%比上年提高25.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在5000万元以上的行业有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皮革及其制品业、纺织业、烟草业等9个行业。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0.2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竣工房屋面积160.9万平方米,增长31.8%;施工房屋面积243.9万平方米,增长5.1%。 四、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7.4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13.2亿元,比上年增长60.0%。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民间投资完成59.7亿元比上年增长250.5%;新建项目投资完成79.5亿元,比上年增长75.4%;工业投资完成54.9亿元,比上年增长92.7%。农林牧渔业和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社会事业等薄弱行业投资得到加强。 年初确定的一批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骏马化工园区超额完成本年投资计划;蓝天集团30万吨甲醇项目、上武高速项目和豫龙水泥生产线项目等提前完成本年投资计划。 房地产开发继续大幅增长。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5.3亿元,比上年增长52.9%。施工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市在建的商品房屋施工面积82.3万平方米,商品房屋竣工面积17.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21.7万平方米,商品房屋销售额2.8亿元。 全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新建改建公路953公里,新增造林面积4.5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2万亩,除涝面积12万亩;新增中等学校学生席位9025个;新增医院病床746张;新增城市道路扩张面积24.5万平方米;新增城市道路扩张长度28.8公里;工业新增氮肥生产能力21000吨/年,新增水泥生产能力23万吨/年。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需求旺盛。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90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0.1亿元,增长14.6%;县消费品零售额64.9亿元,增长14.5%;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68.10亿元,增长13.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36.5亿元,增长12.3%;餐饮业零售额23.60亿元,增长26.6%。 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销售额中,金银珠宝类增长72.6%,通信器材类增长4.6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