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三亚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17来源:三亚市统计局 点击:
2008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及省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率先实现全面小康、领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战略部署,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大力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创新机制体制,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着力改善民生和加快社会建设,努力克服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呈现出平稳较快运行、质量效益较好、物价涨幅趋缓、结构继续优化、统筹和谐发展水平提高、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的良好局面,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经济发展 (一)综合 整体经济总量快速提升。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不含农垦,下同)144.3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5.89亿元,增长10.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2.03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6.39亿元,增长23.8%。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572元,增长14.6%。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由2007年的21.5%:27.3%:51.2%调整为2008年的21.0%:25.3%:53.7%。2008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9%;第二产业贡献率为14.6%;第三产业贡献率为72.5%。 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民生支出力度加大。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59.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7.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4.64亿元,增长126.0%。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21.09亿元,同口径增长61.4%;基金收入23.54亿元(含国有土地权出让金23.14亿元),比上年增长2.5倍。税收收入总额18.25亿元,比上年增长62.9%。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主体税种增长较快,企业所得税比上年增长153.5%,营业税增长45.2%,契税增长53.3%,个人所得税增长30.0%,房产税增长12.6%。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民生保障能力得到加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8.67亿元,增长53.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1.0%,科技、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别增长102.7%、95.7%、72.7%、52.7%;教育、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34.2%、32.5%、25.6%。 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为抓手,提高城市节能减排生产力。红沙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等已完工项目投入生产使用。健全工作责任制,加快市区污水管网改造等一批在建项目的投资进度,稳步推进亚龙湾区域集中供冷节能、三亚湾新城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深入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严历查处一批违法乱排企业。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0.35%和53.9%。 价格涨幅前高后低,下半年逐步回稳。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5%,涨幅比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上涨9.8%,涨幅比上年上升2.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6.1%,涨幅比上年上升2.1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7%,涨幅比上年上升6.0个百分点;农产品成交价格上涨13.2%,涨幅比上年上升4.7个百分点。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国际游客减缓,旅游业难以协调发展;二是房地产市场走低,致使财政增收压力较大;三是城镇居民收入不乐观。 (二)人民生活 经济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71元,比上年增长1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0%。人均消费性支出10267元,增长27.3%,其中食品支出增长31.5%,交通与通讯支出增长21.4%,衣着支出增长33.5%,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22.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4.8%,比上年上升1.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5.2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3平方米。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89元,比上年增长1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14元,增长28.5%,其中食品支出增长21.8%,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37.6%,居住支出增长36.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9.8%,比上年下降2.8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5.6平方米,增加1.1平方米。 (三)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稳步发展。200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39.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农业增长9.4%;林业增长16.5%;牧业增长9.8%;渔业增长10.6%;农林牧渔服务业13.3%。在农业内部,热带水果、海洋渔业、热带花卉、冬季瓜菜等优势特色产业持续较快发展,农业结构日趋优化。农业经济效益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得到显著提高。 2008年三亚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58935 12.2 蔬 菜 321107 7.0 瓜 类 96105 14.1 油 料 2021 41.7 水 果 164299 1.9 #芒果 80199 8.0 菠萝 132 120.0 橡胶干胶 3382 11.7 椰子(万个) 3013 -1.4 槟 榔 17471 57.8 肉 类 23502 11.1 #猪牛羊肉 18623 9.9 禽肉 4335 14.6 禽 蛋 717 1.4 水产品 79064 11.1 #海水产品 75820 11.4 淡水产品 3244 3.0 农村生产条件改善。2008年,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6710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19.8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4%。其中排灌机械动力3.0万千瓦,增长2.3%;大中型拖拉机553台,增长104.1%;小型拖拉机2100台,增长12.3%。农用载重汽车143辆,下降21.0%。农村用电量1967万千瓦时,增长31.1%。化肥施用量(折纯)1.45万吨,增长7.8%。 (四)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27.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7.36亿元,增长18.4%。全市工业总产值5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5%。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8.64亿元,增长7.8%;重工业产值43.93亿元,增长26.0%。从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工业产值7.62亿元,增长6.5%;股份制工业产值12.98亿元,增长32.5%。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产值29.61亿元,增长10.6%。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列入统计监测的2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0.5%,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0482万元,增长87.1%,工业产品销售率98.2%,总资产贡献率9.2%,资产保值增值率100.3%,资产负债表79.2%,流动资产周转率3.1%,成本费用利润率5.0%,全员劳动生产率135840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