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三亚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17来源:三亚市统计局 点击:
2004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努力建设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全市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了1998年以来连续六年经济增长超10%的好局面。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GDP)48.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8亿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11.51亿元,增长22.3%;第三产业增加值17.56亿元,增长14.5%。三次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第一产业贡献率24.3%,第二产业贡献率35.9%,第三产业贡献率39.8%。全年人均GDP9545元,同比增长12.1%。 当前我市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总量小,尤其是工业底子薄,在经济总量中比重明显偏低;(2)小城镇建设步伐不够快,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不足;(3)农民收入来源缺乏稳定性,增收缓慢;(4)城乡居民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一、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结构调整不断优化。2004年,我市克服“尼伯特”台风对农业的消极影响,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热带高效瓜果菜和花卉产业,扩大优势水产品的养殖规模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突出抓好“十头万户”养猪、百艘百吨位渔船建造、兰花示范种植点等三大亮点工程。预计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27亿元,比去年增长8.4%。其中:农业增长2.8%、林业增长11.7%、畜牧业增长15.4%、渔业增长14.1%、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8.4%。 农业生产稳定。由于农业结构得到适当调整优化,粮食、瓜菜等作物生势良好,增长较快。全年农业产值15.45亿元,比上年增长2.8%。 热带作物稳步发展。热带作物年末到达面积2.39万公顷,其中橡胶到达面积1.71万公顷。热带作物产品中,橡胶(干胶)、椰子、槟榔(干果)均有所增长。 林业生产加快发展。全年林业总产值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7%。2004年我市继续认真抓好退耕还林、退塘还林工作,森林面积进一步扩大,城市绿化程度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47公顷,年末森林覆盖率达到64.0%。 畜牧业生产继续快速发展。我市充分利用海南创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的有利条件,倡导"十头万户"养猪户,大力发展畜牧业。全年牧业总产值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5.4%。猪牛羊肉类和禽肉类均保持增长。 渔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渔业产值8.92亿元,比上年增长14.1%。为了实现再造海上三亚的发展目标,我市继续瞄准南中国海渔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做渔业文章。全年新建百吨渔船36艘,进一步提高了我市海洋捕捞能力。全年水产品总产量8.22万吨,比上年增长13.9%,其中,海水产品产量7.72万吨,增长14.0%;淡水产品产量0.50万吨,增长11.9%。。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我市认真抓好宁远河南干渠、半岭果园等节水灌溉项目,半岭、汤他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0.3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8%。其中,耕作机械2.85万千瓦,增长4.7%;农用排灌机械3.13万千瓦,增长2.6%;渔业机械7.0万千瓦,增长0.7%;运输机械6.1万千瓦,增长1.5%。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5.02万吨,比上年增长9.6%;全年农村用电量2894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0.8%。农田基本建设力度加大,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589公顷。 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不断优化,从事非农行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在农村劳动力中已有21.3%以上的劳动者从事工业、建筑业、运输业、贸易业和餐饮业等第二、第三产业活动。各种形式的乡镇企业不断发展,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形成了农工贸运服一体化的农村经济新格局。并且通过创建文明生态村,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开创农业田园风光旅游,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2004年,我市通过建立科技工业项目库,加大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力度,积极引进农副产品加工、水产品冷冻加工、旅游工艺品加工、制药工业等项目,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初步统计,全年实际完成工业总产值15.17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9.0%。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28亿元,比上年增长9.4%。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 建筑业生产快速上升。全年建筑施工工程项目增多,建筑业生产速度加快。初步核算,建筑业全年实现增加值7.23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0%。全市基建和更改投资的施工项目23个,房地产投资施工项目45个。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 三、旅游和对外经济 旅游业保持快速发展。2004年,我市继续抓住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在我市举办的有利契机,实施“一市、二都、三中心”战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努力打造“健康”、“美丽”、“生态”品牌。三亚通过向世界人民递交“最佳休闲城市”、“最佳居住城市”、“最佳养生城市”、“最佳魅力城市”、“最美丽城市”、“最阳光城市”、“最长寿的城市”、“最大的潜水基地”等八张时尚金名片,以及成功举办了新丝路模特大赛、天涯国际婚庆节、海南欢乐节、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等一系列旅游活动,旅游市场十分活跃。年末全市拥有旅游饭店138家,其中,五星级酒店5家,相当于五星级4家;四星级16家,相当于四星级13家;三星级20家;二星级及以下79家。年末涉外宾馆(酒店)拥有客房19485间;拥有床位36050张,比上年增长31.1%。全年旅游定点饭店共接待旅游过夜人数36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2%;客房年平均开房率54.2%,比上年增长7.5%。 全年旅游总收入39.14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全年旅游外汇收入4256.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4%。 外贸进出口增长。2004年,我市通过积极协调和疏通东吉水产品有限公司、三亚凯达外贸公司、三亚阳光外贸有限公司、海南群力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进出口环节,为其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全市进出口贸易增速加快。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47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出口总值3300万美元,增长11.0%;进口总值1450万美元,增长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