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湖南省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15来源:湖南省统计局 点击:
1999年,面对比较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方针政策,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国有工业企业整体扭亏为盈,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初步统计,全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3406.75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771.03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1406.44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1229.28亿元,增长10.2%。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经济素质不高、农民增收困难、物价持续低位运行、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大等。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1999年,全省农业总产值1200.94亿元,增长3.5%。全年粮食总产量2892.3万吨,增长2.6%;油料130.2万吨,增长7.8%;棉花17.7万吨,减少8.1%;烤烟12.4万吨,减少13.5%;茶叶5.6万吨,减少3.8%;水果173万吨,增长58.6%。全年出栏肉猪5811.87万头,下降2.6%。草食动物饲养得到进一步发展。全省出栏牛121.59万头,出栏羊463.13万只,分别增长8.9%和6.9%。水产养殖稳步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124.5万吨,增长6.6%。全年造林面积27.4千公顷,下降4.2%;改造低产林33.3千公顷,幼林抚育面积227.7千公顷,森林覆盖率51.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省调减早籼稻面积155.5万亩、棉花面积61.3万亩、烤烟面积20.2万亩。玉米播种面积达420.2万亩,中高档优质稻面积达1097.8万亩,分别增长26.3%和42.6%。粮食作物优质品率为22%,生猪优质品率为40%。 乡镇企业在调整中稳步发展。据省乡镇企业局统计,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4166.3亿元,增长11.2%。 农业产业化程度有所提高。1999年,全省继续实施龙头带动战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市场幅射能力进一步扩大。省市二级龙头企业97个,其中省级22个龙头企业实现产值66.2亿元,利润2亿元,分别增长5.5%和33.3%。农产品市场开拓有新的突破,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强。1999年,全省有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农贸市场49个。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所提高。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681.1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2%;农业机械总动力2007万千瓦,增长9.9%。 全年农村水利建设投入资金37.2亿元,投工6.5亿个,完成土石方6.06亿立方米,完成工程54万处,整修堤防817公里。 小康建设稳步推进,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全省累计有31个县(市、区)、506个乡镇、11006个村达到小康水平。全社会共投入扶贫资金12亿元,年末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60万人。对口帮扶的3500个特困村,有2500个村基本解决温饱。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主要问题是: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适度增长。1999年,全省全社会工业总产值4556.34亿元,增长11.5%;工业增加值1205.26亿元,增长9.5%。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总产值1470.07亿元,增长10.8%。其中,国有工业产值860.87亿元,增长6.7%;集体工业产值270.17亿元,增长7.9%;其它经济类型工业产值339.03亿元,增长24%。受投资需求扩大的影响,重工业快速增长。全年重工业产值917.25亿元,增长13.3%;轻工业产值552.82亿元,增长6.6%。工业产销率有所提高,全省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产销率为98.14%,提高0.74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扭亏增盈工作取得较大成效。1999年,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85.65%,比上年提高9.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5.74亿元。其中盈利企业盈利54.21亿元,增长22.8%;亏损企业亏损38.47亿元,减少15.2%。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7.73亿元,扭转了连续5年的净亏损局面。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全年水泥产量2273.85万吨,增长15.8%;钢306.5万吨,增长13.3%;生铁324.93万吨,增长16.1%;成品钢材288.79万吨,增长14.6%;十种有色金属66.57万吨,增长14.0%;发电量332.51亿千瓦时,增长0.1%;卷烟229.39万箱,减少1.3%;化肥、化学农药分别增长4.6%和2.3%。1999年,加强了对纺织、煤炭、石油、烟草、冶金五个行业的总量控制和清理整顿“五小”工作。纺织已压缩棉纺锭14万锭;煤炭关井2743处,压产1019万吨;冶金行业关闭了小钢厂,淘汰了落后的平炉、小电炉炼钢设备;烟草行业调控了地方小烟厂的生产,确保了重点烟厂生产任务。 企业改革继续推进。1999年,我省工业战线实施了以兼并、破产、债转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为重点内容的一系列改革。省定22家重点企业集团运转良好。1999年,全省22家企业集团完成产值283.47亿元,增长12.8%;实现利税32.06亿元,增长19.1%。全年向国家申报破产项目70余项,涉及核呆金额30亿元。国有小企业的改制改组取得了新的进展。已有1710户国有企业实行改制改组,改制面为75%。 当前工业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经营机制尚不够完善,产业产品升级换代缓慢,市场竞争力不强。 建筑业生产有所增长。全省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49.09亿元,增长6.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077万平方米,增长0.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456万平方米,增长3.1%。全省建筑业增加值201.18亿元,增长11.7%。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增长。1999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7.47亿元,增长12.8%。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完成投资604.56亿元,增长14.2%;集体和个人投资345.84亿元,增长8.3%。在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390.14亿元,增长13.7%;更新改造投资144.06亿元,增长24.7%;房地产开发投资56.2亿元,增长33.4%。地方项目投资324.3亿元,增长3.3%;中央项目投资251亿元,增长38.5%。年内新开工项目4184个,下降16.8%;年内竣工项目4309个,增长5.5%。 投资继续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倾斜。在国有及其它经济投资中,农业、电力、交通、邮电、仓储等行业投资占49.7%,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农业投资2.4亿元,下降20.3%;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投资211.8亿元,增长13.3%;地质勘探、水利管理投资38.4亿元,增长23%;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75.4亿元,增长40.7%。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省在建重点建设项目33个,完成投资20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增加27亿元。长常高速公路益常段和长沙绕城线西北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邮电“718工程”新建程控电话主线40万线,新增载频2500个,国家贮备粮库新增仓容127万吨,洞庭湖治理及城市防洪、电网建设、京珠高速公路、益阳电厂等项目进展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