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鹤壁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14来源:鹤壁市统计局 点击: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发挥资源、产业、区位三大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860546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6748万元,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1104841万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428957万元,增长12.9%。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2965元。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1∶53.9∶25.0变化为17.6∶59.4∶23.0,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7%,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1.1%。 市场物价运行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8%,涨幅比上年回落3.0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7%,涨幅回落12.3个百分点。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8744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7249人。 县域经济的发展活力和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市县域经济实现生产总值953894万元,增长17.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1.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差,继续保持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企业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资源约束日益显现;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54.1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8%。粮食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全年粮食产量达到929105吨,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产4.5%。油料、棉花、蔬菜、水果产量均稳步增加。全市畜牧养殖业发展加快。全年肉类总产量增长8.0%,禽蛋产量增长8.8%,牛奶产量增长62.4%。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市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76.4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0.0%,占小麦播种面积的94.5%;畜牧业生产不断向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畜禽优质产品率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全市粮食加工转化能力达到80万吨,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23万吨。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全年有效灌溉面积83.88千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65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17千公顷;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67.9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5%;农用拖拉机2110台,增长3.6%;农用运输车23715辆,增长8.0%;农村用电量17323万千瓦小时,下降4.1%;化肥使用量(折纯)56105吨,下降1.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1036778万元,比上年增长22.1%,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9799万元,增长25.0%。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6.8%。 工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副产品、电子元件、煤炭等优势资源的精深加工能力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中,畜肉制品产量比上年增长44.8%;煤炭增长14.2%;电子元件增长44.7%。高技术产业持续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26694万元,增长4.1%。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全年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346924万元,增长31.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41.3%。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159.5%,比上年提高28.1个百分点,创历史最高水平;产品销售收入2135338万元,比上年增长45.0%;利税总额165466万元,增长58.6%;利润总额70363万元,增长45.5%。全市2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4个行业盈利,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农副食品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四大行业实现利润53873万元,占全市利润总额的比重高达76.65%,成为拉动利润增长的主导力量。 建筑业保持稳步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68063万元,比上年增长5.0%。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9万元,实现税金总额2804.2万元,增长32.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5366万元,比上年增长54.3%,其中城镇投资664797万元,增长55.2%。 工业投资增长明显快于其他产业。城镇投资中,农林牧渔业投资2431万元,比上年下降77.1%。工业投资465606万元,增长63.8%。其中,煤炭工业投资增长153%,电力、热水工业投资下降28.1%,燃气、水工业投资下降33.1%,冶金工业投资增长453.6%,建材工业投资增长70.7%,化工工业投资增长99.4%,机械工业投资增长194.1%,食品工业投资增长119.4%。第三产业投资196460万元,增长47.1%。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在建的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9730万元。其中盘石头水库完成8223万元,电厂二期18664万元,同力水泥三期19046万元,大海线16947万元,鹤壁采煤沉陷25485万元,鹤壁煤电股份公司热电厂项目35313万元。 全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原煤开采141万吨/年;水泥生产220万吨/年;火力发电60万千瓦;硫酸生产6000吨/年;机制纸浆3.2万吨/年;改建公路92.77公里,其中二级公路18.24公里;城市日污水处理能力8万吨;粮食仓库6000万公斤,12000平方米;新增中等学校基础设施50763平方米,学生席位22337个;新增医院病床60张;程控交换机2.51万线/年。 房地产开发运行平稳。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3147万元,比上年增长12.6%。施工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市在建的商品房屋施工面积24.25万平方米;商品房屋竣工面积14.57万平方米,增长34.4%;商品房销售面积7.24万平方米,增长6.3%。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4049万元,比上年增长14.7%。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93746万元,增长13.8%;县的消费品零售额130319万元,增长17.2%;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79984万元,增长13.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35318万元,增长13.6%;餐饮业零售额60653万元,增长21.4%;其他行业零售额8078万元,增长17.1%。 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销售额41963万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建筑及装潢材料、家具、汽车、电子出版及音像制品等住、行、娱乐类商品销售额持续快速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12.8倍、1.9倍、6.7倍和11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