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鹤壁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14来源:鹤壁市统计局 点击:
2004年,鹤壁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两个提前”、“两个率先”奋斗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发展中顺应调控,在调控中谋求发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国民经济实现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主要指标达到了多年来的最好水平。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跨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558681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4260万元,增长13.0%;第二产业增加值838850万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增加值405571万元,增长11.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5:51.9:28.6变化为20.2:53.8:26.0。全市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 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全年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3247万元,比上年增长39.9%,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3.7%和18.0%。 市场物价涨幅较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4.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0%,居住价格上涨7.0%。 就业人数增加。年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65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0.9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4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够稳固;煤电油运依然紧张,资源约束明显存在;城乡新增劳动力较多,就业压力增大。 二、农业 种植业生产全面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888821吨,比上年增长16.7%。其中:夏粮总产量471210吨,增长10.8%;秋粮总产量417611吨,增长24.2%。油料总产量55495吨,增长9.8%;棉花总产量1031吨,增长15.2%。蔬菜总产量449575吨,增长0.5%,盆栽观赏植物8.28万盆,增长22.7%。 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两个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全市优质小麦种植面积90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75.5%;优质玉米种植面积54万亩,占玉米播种面积的59%,分别比上年上升15.1个百分点和25.1个百分点;畜禽优质产品率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畜牧养殖业发展加快。全年肉类总产量234931吨,比上年增长16.4%。禽蛋产量118000吨,增长8.5%。奶业生产保持高速增长,牛奶产量9287吨,增长88.1%。水产品产量3010吨,增长10.0%。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年末全市常用耕地面积96.14千公顷;当年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后,净增0.06千公顷。实施退耕还林4.6千公顷。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52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5千公顷;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59.1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3%;农用拖拉机6.96万台,比上年增长3.9%,农用运输车19410辆,比上年下降4.9%;农村用电量18062万千瓦小时,比上年下降5.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38762万元,比上年增长20.1%。 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570496万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216914万元,增长0.5%;集体企业增加值119194万元,增长36.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324195万元,增长13.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25355万元,增长1.5%。轻工业增加值171919万元,增长28.1%,重工业增加值398577万元,增长19.8%。 主要能源、原材料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原煤产量1064.4万吨,比上年增长9.5%;发电量313144万千瓦小时,增长4.1%;十种有色金属产量8.2万吨,增长56.1%;水泥335.1万吨,增长39.4%;电子元件61775万只,增长27.4%;畜肉制品20023吨,增长237.7%;鲜、冻畜肉97958吨,增长20.0%。分行业看,全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6.9%,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增长38.3%,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增长5.0%和30.3%,电力、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40.4%。 高技术产业增速加快。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5.8%。 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全年非公有制工业完成增加值246398万元,比上年增长40.8%。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年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129.24%,比上年提高13.32个百分点,创历史最高水平。产品销售收入1457329万元,比上年增长45.9%。实现利润43247万元,增长39.9%。年末产成品库存62863万元,下降12.4%。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8.0%,比上年提高2.5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亏损面11.2%,比上年下降2.4%,亏损企业亏损额4997万元,下降7.0%。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96385万元,比上年增长11.9%。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0万元,增长51.5%,实现税金总额2040万元,下降4.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1222万元,比上年增长46.8%,其中城镇投资428458万元,增长57.4%。 工业投资增长明显快于其他产业。城镇投资中,农林牧渔业投资10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倍。工业投资284292万元,增长85.6%。其中,煤炭工业投资下降36.4%,电力、热水工业投资增长191.9%,燃气、水工业投资增长10.3倍,冶金工业投资增长70%,建材工业投资增长13.1%,化工工业投资增长229.2%,机械工业投资增长258.9%,食品工业投资增长46.7%。第三产业投资133566万元,增长14.2%。房地产开发投资11677万元,比上年增长3.1%。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在建的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0980万元。其中盘石头水库完成9006万元,电厂二期136097万元,同力水泥三期20692万元,大海线10872万元,淇滨污水处理厂7500万元,永达公司鸡肉熟制品加工项目6000万元,新老城区快速通道6000万元,鹤壁煤电股份公司热电厂项目3245万元。 全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水泥生产96.5万吨/年;硫酸生产300吨/年;机制纸浆0.4万吨/年;改建公路43.98公里,其中二级公路23.68公里;城市日污水处理能力5万吨;粮食仓库2987万公斤,8025平方米;新增中等学校基础设施5820平方米,学生席位2600个;新增医院病床100张;程控交换机0.8万线/年,电话单机0.8万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