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贵州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18来源:贵州省统计局 点击:
贵州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 (2007年2月28日) 2006年,全省各族人民在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以创新促跨越,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全省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较快、质量和效益提高、结构逐步改善、协调性逐渐增强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经初步核算,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为2267.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92.94亿元,比上年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81.9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9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18.6%、41.8%和39.6%调整为17.3%、43.3%和39.4%,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 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为5750元,按年末汇率折算,约合736美元。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形势基本稳定。2006年,全省种植业实现增加值228.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粮食种植面积达到310.85万公顷(4662.75万亩),比上年增长1.1%。烤烟种植面积17.8万公顷(267万亩),因计划调减比上年下降13.8%;油料种植面积56.38万公顷(845.7万亩),比上年增长1.6%;蔬菜种植面积49.45万公顷(741.75万亩),比上年增长4.5%。年末果园面积119143公顷(178.71万亩),比上年增长0.2%;年末茶园面积63596公顷(95.39万亩),比上年增长6.5%。受部分地区严重干旱影响,粮食总产量1122.78万吨,比上年下降2.5%;油料作物产量89.56万吨,比上年增长5.5%,创我省油料作物产量历史新高。烤烟产量29.73万吨,比上年下降13.7%。 林业稳步发展。2006年,全省林业实现增加值16.86亿元,比上年增长3.3%。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等生态建设保护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21.2万公顷(318万亩),其中,新封山育林面积13.44万公顷(201.60万亩),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面积5.47万公顷(82万亩),天保工程7.33万公顷(109.95万亩),防护林体系工程2.1万公顷(31.5万亩),森林植被恢复造林0.36万公顷(5.41万亩)。松脂、核桃、花椒、板栗、油茶籽等主要林产品增长较快。 畜牧业和渔业保持增长势头。2006年,全省畜牧业实现增加值13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3%。畜牧业投入增加, 全年新增省级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8085万元,新建50个优质畜产品基地,促进了畜牧业的较快发展。肉类总产量206万吨,比上年增长10.2%,主要牲畜出栏头数继续增长。渔业规模继续扩大,水产品产量10.30万吨,比上年增长9.5%。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围绕坡改梯配套修建小水池(窖)4.14万口,完成基本农田建设1.97万公顷(29.55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67万公顷(25.05万亩)。农业装备水平继续提高,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18.85万千瓦,新增农机具3.1万台,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25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3.6%。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6年,主要生产要素供求紧张状况明显改善,工业在优势产业带动下实现快速发展。全省工业增加值完成857.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7.5%。 2006年,全省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实现增加值在10亿元以上的有10个行业。电力工业作为第一大支柱行业所发挥的作用表现更加突出,电力、有色冶金、黑色冶金、饮料和化工五大行业对全省工业增长合计贡献率达到73.1%。发电量、饮料酒、粗钢、工业硅、铁合金、合成氨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9.95,比上年提高21.72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17.35亿元,比上年增长64.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96.01亿元,比上年增长57.2%。 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非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4.3%,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6.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非公有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5.2%。 建筑业稳步发展。2006年,全省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完成施工产值291.16亿元,比上年增长7.3%;完成房屋施工面积3335.4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8%。具有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9亿元,比上年增长4.9%;实现税金总额10.30亿元,比上年增长2.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合理稳定增长,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2006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119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净增加175.06亿元。 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2006年,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公路建设投资达到143.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建设完成玉三、三凯、贵开等一批高速、高等级公路和2180公里通乡油路、1万公里通村公路。开工建设贵阳绕城公路西南段、茅台高速公路和一批二级公路。贵阳龙洞堡机场停机坪建成投入使用。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由上年的67.8%提高到71.5%。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11.45万公里,比上年增长6.8%,其中高速公路里程678公里,比上年增长17.5%。 以“西电东送”项目为重点的能源建设继续加强。2006年,全省电力建设投资达到243.04亿元,比上年增长4.9%。第一批“四水四火”和纳雍二电厂、鸭溪电厂等电源项目建成投产。开工建设思林水电站等一批电源项目,在建电力装机容量达到910万千瓦。全省发电装机总量超过2000万千瓦,其中贵州电网统调装机总容量达到1816.8万千瓦;配套煤矿建设步伐加快,五轮山煤矿一期、松河等一批配套煤矿开工建设。全年完成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投资44.39亿元,比上年增长35.8%。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9.77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城乡消费品市场实现较快增长,其中,城市(市、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3%,农村(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9%。住宿餐饮业增长17.6%,其中星级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业增长19.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温和上涨。2006年,受食品、居住、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等价格上涨的影响,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7%,涨幅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