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16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点击:
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汽车制造业完成增加值61.00亿元,增长25.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50.01亿元,增长28.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63.26亿元,增长68.7%;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完成增加值78.36亿元,增长11.1%;烟草制品业完成增加值30.63亿元,增长32.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7.93亿元,增长22.6%;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72.78亿元,增长11.7%,其中制糖业47.88亿元,增长9.3%。 主要能源、原材料和热点消费品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全年全区发电量、钢材、氧化铝、汽车、水泥和机制糖等工业产品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发电量373.48亿千瓦时,增长2.7%,其中火电201.12亿千瓦时,增长17.8%;钢材产量376.94万吨,增长64.7%;氧化铝产量91.71万吨,增长33.1%;生产汽车28.47万辆,增长36.2%;水泥产量2812.09万吨,增长5.5%;机制糖产量606.87万吨,增长0.9%(详见附表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净利润突破100亿元大关。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0.97,提高25.7点。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834.93亿元,增长29.8%;利税总额251.67亿元,增长45.3%,其中,税金129.83亿元,增长21.5%;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突破100亿元,达到121.84亿元,增长83.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33.5%,比上年缩小6.3个百分点。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43.43亿元,增长17.4%。资质等级在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07亿元,增长1.3%;上缴税金12.88亿元,增长6.8%。全年施工单位工程27207个,增长5.3%,其中投标承包工程13324个,增长5.4%;施工房屋建筑面积4536.31万平方米,增长19.6%;房屋竣工面积1860.36万平方米,增长8.1%。按施工产值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8.38万元╱人,比上年提高8.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最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4.86亿元,比上年增加267.55亿元,增长27.1%,投资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最高,增幅创1995年以来最高。按城乡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12.97亿元,增长31.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41.89亿元,增长9.1%。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1.38亿元,增长23.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88.85亿元,增长35.9%,其中工业完成投资385.95亿元,增长35.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02.74亿元,增长29.0%。按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635.99亿元,增长36.2%;更新改造投资199.04亿元,增长35.5%,其中工业技改147.38亿元,增长25.7%;房地产开发投资192.35亿元,增长37.1%。 重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明显。自治区统筹推进的239项重大项目有216项开工;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37个项目基本实现开工;铁路建设一揽子计划开始实施;龙滩水电站、百色水利枢纽等在建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南宁至水任、黄沙河至全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田东电厂和合山电厂改扩建工程、桂林海螺和平南鱼峰新型水泥生产线、玉柴公司3万台柴油机项目建成投产;平班水电站、乐滩水电站、北海火电厂等项目实现部分投产。全年投资在亿元以上的项目共731个,完成投资584.82亿元,增长48.6%,拉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4个百分点。 基础性行业投资得到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完成投资533.93亿元,增长33.2%,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完成投资163.2亿元,增长36.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151.45亿元,增长39.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42.76亿元,增长40.4%,教育完成投资25.91亿元,增长12.9%。 投资新增生产能力显著。新增固定资产574.18亿元,比上年增25.1亿元。年内新扩建城市道路306公里,新增高速公路146公里、二级公路460公里、万吨级泊位3个、发电装机容量168万千瓦、钢年生产能力100万吨、水泥年生产能力316万吨、城市日供水能力42万吨。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旺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3.41亿元,增长13.5%,增幅创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31.05亿元,增长15.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42.36亿元,增长10.8%。分行业看,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37.12亿元,增长18.9%,比上年提高9.7个百分点;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811.38亿元,增长13.2%。分所有制看,国有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8.63亿元,增长7.3%;集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8.54亿元,下降9.4%;个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71.69亿元,增长12.9%;私营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9.75亿元,增长19.5%;外商投资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91亿元,增长14.2%;股份制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0.71亿元,增长32.9%。 市场消费热点明显。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中,汽车类零售额41.51亿元,增长31.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17.17亿元,增长20.7%;通讯器材类零售额4.10亿元,增长50.7%;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1.18亿元,增长36.3%。 六、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成效显著。全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2.88亿美元,增长34.3%,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总额18.93亿美元,增长54.8%;出口总额23.96亿美元,增长21.6%。出口市场进一步扩大。全年对外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160个,为历年来最多。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长良好,对美国出口增长28.5%;对日本出口增长40.7%;对东盟出口增长15.1%;对韩国出口增长54.1%;对俄罗斯出口增长115.6%;对拉丁美洲出口增长37.3%;对非洲出口增长36.7%;对欧盟出口增长9.6%。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品出口扩大,工业制品出口20.1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84.2%,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提高,机电产品出口4.52亿美元,增长15.0%;高技术产品出口0.49亿美元,增长51.6%,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出现较大下降。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38亿美元,下降22.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额2.96亿美元,下降35.2%。 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成功举办,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确立,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显著提高。两广合作成为广西参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经贸合作项目扩大,投资额大幅增加。“百企入桂”积极推进,全年区外境内实际到位资金250亿元,实现成倍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