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16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点击:
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创历史最好水平。在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和烟草等行业利润大幅增长的推动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创历史最好水平。初步统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21.6%,比上年提高15.6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1388.74亿元,增长20.9%;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63.68亿元,增长74.4%。 建筑业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94.44亿元,增长14.0%。资质等级在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39亿元,增长48%;上缴税金11.18亿元,增长35.5%。全年施工单位工程25059个,增长4.4%,其中,投标承包工程14588个,增长22.4%;施工房屋建筑面积4094.13万平方米,增长36.6%;房屋竣工面积1663.78万平方米,增长25.5%。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7.2万元,比上年提高16.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跃上新台阶。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创下投资增量为历史最大、投资增幅为1999年以来最好的水平。初步统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7亿元,增长18.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5%,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完成投资723.97亿元,增长28.6%,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46.51亿元,增长19.9%,主要项目有龙滩水电站、百色水利枢纽工程、乐滩水电站、南宁至水任高等级公路、北海电厂等;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42.74亿元,增长35.3%,主要有柳州钢铁集团、上汽五菱、南宁烟厂和北海银河高科技等重点技改项目;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0.26亿元,增长59.8%,商品房销售面积490.67万平方米,增长44.5%,其中住宅销售438.12万平方米,增长44.9%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从产业投资看,在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大幅提高,完成投资15.95亿元,增长100.8%;第二产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完成投资254.41亿元,增长41.8%;第三产业投资继续增长,完成投资453.61亿元,增长21.1%。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工业完成投资300亿元,增长37.3%;其中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13.1亿元,增长67.6%,工业技改投资占技改总投资比重由上年的64%提高到79.2%;工业技改投资中,轻工、黑色金属、机械和有色金属为主的制造业投资完成94.2亿元,增长63.1%;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完成17.75亿元,增长119.9%。技改投资主体实现民间资本占主导地位的新格局,国有单位完成技改投资66.82亿元,增长5%,占更改总投资的比重为46.8%;非国有单位完成技改投资75.92亿元,增长81.2%,占更改总投资的比重为53.2%。 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年累计新开工规模以上建设项目5399个,其中重大项目有200个。桂西氧化铝一期工程、钦州林浆纸一体化项目、长洲水利枢纽等重点项目正式启动,北海电厂一期工程、桂林和柳州过境公路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龙滩水电站成功实现大江截流,百色水利枢纽工程等在建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平果铝氧化铝二期工程、柳钢高速线材、六景至兴业高速公路、南宁至坛洛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竣工投产,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达到1011公里。农林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基础设施、教育等一批国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大中型发电机组容量2.8万千瓦;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129.8万千伏安;新建公路2502公里,增长21.8%,其中新建成高速公路189公里;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187万吨;新增光缆线路长度46145芯公里,增长214.8%;新增数字蜂窝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240万户,增长26.3%。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活跃,消费热点持续见旺。初步统计,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4.15亿元,增长9.6%。分城乡看,全年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74.62亿元,增长12.1%;农村(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49.53亿元,增长7.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81.37亿元,增长13.6%;餐饮业零售额139.38亿元,增长9.2%。分商品看,汽车、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建筑及装潢材料等商品继续旺销,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汽车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分别为31.63亿元、2.72亿元、4.20亿元和0.42亿元,分别增长334.7%、93.4%、78.9%和371.6%。 六、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高速增长。外贸出口在上年取得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形成快进快出的良好格局。初步统计,全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31.92亿美元,增长31.4%。其中,出口总额19.70亿美元,增长30.7%,出口额创1998年以来最好水平;进口总额12.22亿美元,增长32.3%。外贸出口呈现对欧盟、日本和美国市场出口持续加快、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规模继续扩大、民营企业出口大幅增长的新特点。从出口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3.92亿美元,增长31.8%;加工贸易出口2.64亿美元,增长7.4%。从出口产品看,机电产品出口3.93亿美元,增长33.4%;高技术产品出口0.32亿美元,增长42.3%。从出口市场看,对美国出口2.19亿美元,增长39.1%;对日本出口1.81亿美元,增长49.7%;对欧盟出口3.54亿美元,增长48.3%;对东南亚国家联盟出口5.52亿美元,增长24.8%;对中国香港地区出口2.76亿美元,增长7.2%;对拉丁美洲出口0.43亿美元,增长20.8%;对非洲出口0.49亿美元,增长22.2%。在进口产品中,机电产品进口3.36亿美元,增长37.9%;高技术产品进口0.9亿美元,增长56.1%。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广西在全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利用外资情况良好。初步统计,全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6.9亿美元,增长11.6%;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额4.56亿美元,增长9.3%。全年有28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在广西有合作项目。 引进区外境内资金取得新进展。一批国内大集团和民营企业到广西合作开发,“百企入桂”有新的进展,初步统计,全年实施国内经济协作项目1700多项,引进区外境内资金110亿元。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取得新成绩。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0.39亿美元,增长48.9%;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0.22亿美元,增长22.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增加值243.03亿元,增长10.5%。 交通运输业克服非典疫情影响持续发展。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936.77亿吨公里,增长8.8%。其中,铁路605.67亿吨公里,增长12.0%;公路217.10亿吨公里,下降0.7%;水路119.06亿吨公里,增长17.5%。完成货运量3.29亿吨,增长1.7%,其中铁路0.65亿吨,增长15.4%;公路2.42亿吨,下降0.7%;水路0.28亿吨,增长14.5%。完成旅客周转量478.83亿人公里,下降4.7%。其中,铁路105.21亿人公里,下降10.1%;公路367.35亿人公里,下降4.0%;水路2.27亿人公里,下降15.8%。完成客运量4.36亿人,下降5.0%,其中铁路0.19亿人,下降10.1%,公路4.05亿人,下降4.6%;水运0.08亿人,下降7.7%;民航0.04亿人,下降14.6%。全区港口货物吞吐量4409万吨,增长18.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642.7万吨,增长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