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防城港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17来源:防城港市统计局 点击:
保险业务平稳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48亿元,增长4.2%,其中寿险保费收入8528万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3818万元;财产险保费收入2404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6817万元,增长15.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年内继续加大“两基”巩固和提高工作力度,认真落实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全市有2.37万农村儿童、少年享受了“两免一补”的待遇,共减轻农民负担217.44万元;2005年农村中小学危改工程已大部分竣工投入使用;防城区、上思县职业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全市高考参考学生3686人,本科上线人数达1299人,上线率35.24%。专科以上上线人数3034人,上线率82.3%。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学校(含教学点)727个,其中普通中学50所;专任教师8269人,其中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993人;在校学生13.55万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生4.62万人,增长1.1%;毕业生2.77万人,其中普通中学1.37万人;各类幼儿园106所,增加39所,在园幼儿2.27万人,增长28.2%。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巩固率达99.9%;初中入学率为99.1%,巩固率达98.2%;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2.0%;高中毕业生升学率56.8%;文盲率为0.04%。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果。全市国有集体企事业专业技术人员1.45万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0.53万人。全市有科研活动机构6个。全年共上报科技计划项目2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1项,自治区科技项目11项,争取科技经费支持153万元。取得科技成果4项,完成科技成果鉴定1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项。评出市级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10项。全市专利申请量17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5件,外观专利7件。获授权专利16件,增长1.0倍,其中实用新型专利6件,外观专利10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674万元。签订各类技术合同5项,技术合同成交额0.41亿元。年末共有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2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白龙炮台被列入国家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市选送的9个参加自治区“八桂群星奖”文艺演出比赛节目,取得2个金奖、1个银奖、2个铜奖、4个优秀奖、1个优秀创作奖、2个辅导奖共12个奖项的好成绩;新创排的男声四重唱《因为我们穿过军装》荣获二等奖,被推荐为广西参加全国双拥文艺会演的三个节目之一。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5个,增加1个,剧场、影剧院5个,文化馆5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4个,藏书量207千册。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艺术演出1396场,观众达67.8万人次;全年群众文化活动举办73次,群众参加人数50万人次。全年报纸出版362.4万份,增长14.7%。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顺利完成。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93.8%,电视人口覆盖率91.6%,有线电视用户5.9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达到4.7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为25.7%。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含诊所)168个,同比增加5个,其中等级医院7个,增加1个。在各类卫生机构中,医院、卫生院31个(含妇幼保健院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个,其他卫生机构134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384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354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242人,增加5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64人,增加55人,医院、卫生院的执业(助理)医师767人,注册护师、护士666人。全市适龄儿童“五苗”报告接种率达95%以上;住院分娩率90.1%;孕产妇死亡率39.6/10万(5例);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0.31‰(4例);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1.89‰;婴儿死亡率10.57‰。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34.24万人,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90.7%。 体育事业稳步推进,群众体育常年活跃。全市举办、承办县级以上运动会20项,参加运动员1.5万人次。全年共发展等级运动员7名、等级裁判员8名,向上级单位输送运动员6名。我市选手在各种重要比赛中共获金牌1枚,银牌3枚,铜牌3枚。年末共有各类全民健身场地设施176个,有约1/4的人口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市政建设成绩显著。实施“还岛于港”工程,城市中心区开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市道路、管网、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力度继续加大,行政中心大楼已于2007年2月投入使用。“城乡清洁工程”全面展开,进一步改善了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本年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2.57亿元,增长72.7%,各项市政设施投资2.40亿元,增长83.2%。全市新增城区面积18.18平方公里,新增公交运营车辆18辆,新增出租车22台,新增城市道路长12公里,新增城市道路面积20万平方米,新增供水管道58公里,新增排水管道42公里,新增路灯2000盏,新增桥梁2座,新增园林绿地面积9万平方米,新增城市清扫面积31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供水普及率99.4%,日供水能力19.0万立方米;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5.4标台;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0.9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78平方米。 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6个,投资1059万元。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3.1%,同比提高8.6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9.3%,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水质状况总体为优良;自治区、市控制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为77.8%;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达标率为100%,水质状况为优良;城市区域和东兴市、上思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状况良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好于往年,达到功能区划要求。烟尘控制区面积24.14平方公里。有各类自然保护区5个,面积达到693.17平方公里,覆盖率为11.2%。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根据计生部门统计,本年出生人口1.26万人,人口出生率15.1‰;死亡人口0.38万人,人口死亡率4.5‰;净增人口0.8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0.5‰。根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市总人口82.21万人,增长3.0%。其中,非农业人口21.86万人,增长3.6%;农业人口60.35万人,增长2.8%。按性别分,男性人口44.95万人,增长3.8%,占54.7%;女性人口37.26万人,增长2.1%,占45.3%。按年龄分,18岁以下人口16.76万人,占20.4%;18-35岁人口29.29万人,占35.6%;35-60岁人口26.32万人,占32.0%,60岁以上人口9.84万人,占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