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防城港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17来源:防城港市统计局 点击:
2000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宏观环境向好的机遇,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初步统计,200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9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16.2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23.3亿元,增长10.9%。 物价有所回升。与上年相比,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2%,上升0.2个百分点。从分类看,食品价格下降0.3%,衣着类价格下降0.8%,交通与通讯价格下降0.3%,医疗保健价格持平,居住 和服务项目价格分别上涨7.3%、0.9%。 劳动旅游业工作加强。年末全市在岗职工人数为59558人,其中国有单位职工53911人,集体单位职工4035人,其它经济类型单位职工1612人,增加112人。全年通过各种途径使72人实现了就业。 经济整体运行保持一定质量,全年全市财政收入完成4.1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26亿元,完成了调整后的年度预算收入任务。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上年亏损0.84亿元变为盈利0.11亿元,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由上年亏损0.80亿元变为盈利0.2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46.1%,下降12.1百分点。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78.18%,比上年提高33.1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经济运行质量有待提高;农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工业规模偏小,企业技术创新和竞争能力有待加强。 二、农业 全市农村工作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目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继续得到加强。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34亿元,比上年增长7.85%。其中农业增长6.99%,林业增长4.58%,畜牧业增长8.19%,渔业增长8.95%。 种植业获得较好收成。由于调整和优化品种结构,以及全年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全市大部分农产品保持平稳增长,粮食产量达25.95万吨,比上年增产4909吨,增长1.93%。其中稻谷22.0万吨,增长0.92%;玉米1.7万吨,增长20.72%。主要经济作物中,甘蔗产量为98.7万吨,减产4.65%;油料产量1.04万吨,增长14.56%;水果产量4.63万吨,增长1.19%。蔬菜种植面积持续增加,产量大幅增长,全年种植面积1.65万公顷,增长19.51%;产量19.77万吨,增长33.26%。 造林、护林、育林工作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开始实施,生态林和商品林基地建设不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05公顷,其中退耕还林200公顷。封山育林面积8.41万公顷,增长9.98%;幼林抚育面积1.7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56.66%,生态环境继续得到改善。林业生产保持较快发展,主要林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其中八角产量4935吨,增长10.01%;桂油150吨,增长19.05%;松脂2.31万吨,增长4.57%。 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3.12万吨,增长3.55%,其中猪肉产量2.43万吨,增长5.06%。奶业发展也取得新的突破,牛奶产量增长5.3倍。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水产品产量继续增加。全年水产品产量39.73万吨,增长4.46%,其中淡水产品产量3.47万吨,增长14.25%;海水产品产量36.26万吨,增长3.61%。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所加强。农用机械在生产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6.95万千瓦,增长7.95%。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8.07万亩,增长4.53%。农村用电量、化肥施用量和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分别增长5.9%、2.27%、28.1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39.67亿元,比上年增长9.6%,完成工业增加值12.18亿元,增长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4亿元,增长21.5%;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2.09亿元,增加54.5%。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食用植物油6.33万吨,原盐5.7万吨,分别增长6.67%和40.15%;机制糖10.70万吨,中成药0.31万吨,分别增长6.15%和1.9%;原煤1.57万吨,水泥23.72万吨,分别增长7.53%和1.03倍。 工业产品销售下降,全市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1.43亿元,下降2.05%;工业产销率78.13%,比上年下降8.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货值0.17万元,下降72.37%。 国有企业扭亏脱困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特别是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基本实现了中央提出的国有工业三年扭亏脱困目标。 建筑业保持了一定规模,在产出下降的同时,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0.31亿元,下降14.4%,全市四级及其以上资质等级建筑企业施工工程211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6万平方米,增长7.5%;房屋竣工面积11.1万平方米,下降43.08%;按工程个数计算的建筑工程竣工率37.9%,下降33.88%。全行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实现利润总额438.4万元,增长9.0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增大。我市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边境建设大会战等机遇,加大项目建设和投资力度,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增长势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23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其中,全市基本建设投资为6.10亿元,增长38.64%;房地产开发投资0.23亿元,下降0.35%;更新改造投资0.84亿元,增长0.35%;其它投资0.67亿元,增长1.01倍。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其它经济类型投资7.74,增长34.61%;集体经济投资0.23亿元,下降79.82%;城乡居民个人制冷6.19亿元0.80和%。 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基础产业得到加强,第一产业投资、农网发行、工业投资和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仓储业等投资保持了良好增长势头。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19亿元,增长9.35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11亿元,增长2.24倍;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54亿元,增长4.38倍。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防城港9#、10#泊位投入使用,工基地、防城港11#、12#泊位、西湾跨海大桥及配套公路等项目开工建设。边境建设大会战全面启动,部分项目已竣工,边境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完成增加值6.24亿元,比上年增长11.98%。全年公路完成货物周转量9.57万吨公里,增长70.59%;水运2.39万吨公里,增长2.14%。全年公路完成旅客周转量15.91亿人公里,增长1.02倍。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103万吨,增长6.67%,其中防城港923万吨,增长1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