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河源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16来源:河源市统计局 点击: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金融形势稳健。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286.55亿元,比年初增长20.7%。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84.57亿元,增长21.0%;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达187.67亿元,增长9.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174.02亿元,增长33.0%。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2.52亿元,增长32.1%。贷款增长前三位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房地产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分别增长2.67倍、1倍和80.6%。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27.39亿元,比年初增加13.88亿元,增长1.03倍,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加13.58亿元,增长1.04倍。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进一步好转,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1.1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5.32%,比年初下降2.63个百分点,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双降。 证券业务量创历史新高。全市证券经营机构证券成交总额达266.78亿元,比上年增长5.18倍。其中证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为3.03亿元,增长1.83倍;指定与托管证券市值为14.54亿元,增长2.64倍;证券投资者队伍进一步扩大,年末证券投资者开户数为3.09万户(其中B股971户),本年新增1.08万户,增长53.7%。 保险业快速健康发展。全市共有各类保险公司12家,比上年增加3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78亿元,比上年增长42.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6亿元,增长35.2%,人身险保费收入2.82亿元,增长47.6%。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1.58亿元,增长88.1%,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1.04亿元,增长42.5%;人身险业务赔款及给付0.55亿元,增长4倍。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大中专院校16所,在校学生3.10万人?鸦普通中学186所,在校学生22.98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上年的57.4%提高至61.84%;小学1327所,在校学生31.1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3%;幼儿园234所,在园幼儿6.32万人。全市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11919人,普通高校录取率为66.3%。成人教育、特殊教育较快发展。当年参加成人高考人数为2749人,当年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人数达9241人;全市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学生1400人。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投入经费1.45亿元,全市享受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的学生达到41万人。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共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级各类科技项目58项,比上年增加16项?鸦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3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项。签订技术合同8个,合同成交金额18.4万元。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86件,专利授权量98件,分别增长36.8%和1.4倍。全市累计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比上年增加1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全市省级民营科技企业97家,比上年增加8家,从业人员6846人,技工贸收入21.3亿元,增长16.4%。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市现有群众文化事业机构110个,其中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6个、文化艺术中心1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02个;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7个,全年艺术表演场所演(映)出场次为429场,观众合计94万人次;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7个,馆藏量达48.6万册(件),全年总流通60.2万人次;博物馆、纪念馆6个,文物藏品5.1万件;档案馆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文书类)341卷(件);广播电台6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8%;电视台6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8%,有线电视用户28万户,有线电视覆盖率30.8%。新闻出版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全年共出版发行各类报纸2种,2319.3万份;发行各类图书、期刊、杂志等2100种1500万册(份)。 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门诊)30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6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妇幼保健院6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391人,其中:执业医师1762人,执业助理医师1364人,注册护士2652人;卫生机构床位4664张,其中医院2261张,卫生院1967张。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1.66张、医生1.12人。医疗机构全年诊疗病人601.3万人次。全市已建立农村卫生站及村级医疗点1872个。农村清洁卫生水普及率达99.9%,自来水普及率达49.1%。全市碘盐覆盖率为96.8%。全年无偿献血8473人次,献血量200.67万毫升,分别增长21.4%和23.4%。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体育健儿在参加省级以上各类重大比赛中,共获得金牌10枚、银牌5枚、铜牌4枚。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全年共举办各类群众体育竞赛和体育活动16次,体育人口125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4.4%。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6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431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1.2%和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和3.8%。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0104元,比上年增长15.8%。农村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由上年末的4.51万户、22.85万人减少到3.48万户、17.67万人,分别下降22.8%和22.7%。 居民消费结构出现新变化。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453元,增长3.6%,其中人均食品支出3092元,增长11.8%;人均衣着消费支出384元,增长6.6%;人均居住消费支出1027元,增长16.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5%,上升3.0个百分点。平均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家用汽车4辆,家用电脑55台。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43.0平方米,增加4.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3931元,增长7.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8.2%,上升0.7个百分点。平均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12台,移动电话138.2部,冰箱18.2台,空调器12.4台。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8.9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87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