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厦门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08来源:厦门市统计局 点击:
厦门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厦门调查队 (2009年3月16日)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果断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全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再次以总分第一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评。 一、综 合 【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60.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0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818.04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720.48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结构为1.4:52.4:46.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62651元(折合9017美元),比上年增长8.4%。全市万元生产总值(GDP)耗电802.01千瓦时,比上年减少54.56千瓦时,万元生产总值(GDP)耗水16.3吨,比上年减少1.6吨。 【财政收支】 全市财政总收入实现410.14亿元,比上年净增61.70亿元,增长17.7%,为全市生产总值的26.3%,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20.23亿元,比上年净增33.71亿元,增长18.1%。 在地方级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实现193.02亿元,比上年增收25.93亿元,增长15.5%,占地方级收入增量的76.9%。其中,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合计增收20.70亿元,占税收增量的79.8%,分别增长18.0%、18.6%、1.3倍、2.1倍和2.4倍。第三产业创造税收107.27亿元,增长14.1%,其中,金融业增长1.0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62.4%,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长45.6%,批发零售业增长42.7%;第二产业创造税收72.26亿元,增长19.8%,其中,制造业增长27.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6%。 全年财政支出238.04亿元,增长21.4%。其中,交通运输支出增长2.2倍,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30%,教育支出增长27.2%,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5.0%,环境保护支出增长70.9%。 【价格】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4.9(详见表1),涨幅比上年增加0.3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6.3,服务价格指数为100.7。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4.5。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97.48,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指数96.43,生活资料出厂价格指数100.26。(见表格1) 【区域经济】 各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思明区480.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湖里区422.89亿元,增长9.5%;海沧区217.79亿元,增长6.1%;集美区210.86亿元,增长11.0%;同安区123.54亿元,增长11.2%;翔安区104.60亿元,增长34.3%。岛外四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42.1%。 全年区级财政收入6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翔安区增长41.8%,同安区增长34.8%,集美区增长32.6%,海沧区增长13.2%,湖里区增长11.3%,思明区增长0.1%。 二、农村经济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34.86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农业产值12.88亿元,增长6.3%;林业产值0.21亿元,增长33.7%;牧业产值13.15亿元,增长6.6%;渔业产值5.63亿元,增长19.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99亿元,下降23.8%。 全年粮豆播种面积11.98万亩,总产量4.44万吨,增长6.6%;蔬菜播种面积24.26万亩,总产量46.88万吨,增长6.8%;水果产量2.69万吨,增长15.1%;肉蛋奶总产量6.82万吨,增长5.0%;年末全市生猪存栏数47.76万头,增长1.9%;全年生猪累计出栏80.66万头,增长9.3%;年末家禽存栏数172.17万只,下降15.2%;全年家禽累计出栏数为376.72万只,增长1.3%;水产品产量3.95万吨,增长0.8%。 全年全市新增2家国家级、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出口创汇4.70亿美元,上缴税金3.09亿元;与本市农民签订订单农业11万亩,带动本地农户10.54万户,吸纳本地农民1.95万人进厂务工,农民从产业化组织得到收入11.87亿元。以工业集中区被征地农民、环东海域退养渔民和农村困难家庭劳动力为培训转移的重点,加大转移力度,全年完成培训7105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1.97万人次。率先在全国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将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纳入保障范围,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至2008年底,全市农民参加农村基本养老保险4.9万人,其中2.7万人已办理退养手续并按月享受退养待遇。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042.33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实现工业增加值705.36亿元,增长11.9%,占全市生产总值(GDP)的4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929.60亿元,增长10.0%,实现工业增加值680.36亿元,增长12.0%。 至年底,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91家,比上年增加131家,其中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379家,比上年增加60家,合计完成产值2488.4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4.9%。其中产值超2亿元的企业193家,比上年增加16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45家;产值超50亿元企业有7家,共完成产值844.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8.8%。 全年新增27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合计完成工业产值105.1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6%,占全市产值增量的21.9%。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25家,共完成工业总产值42.36亿元。 三大支柱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202.90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5.2%。其中:电子行业完成工业产值964.25亿元,机械行业完成工业产值822.62亿元,化工行业完成工业产值416.03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2.9%、28.1%、14.2%。 同安工业集中区、火炬翔安园和机械工业集中区共进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1家,全年完成工业产值400.85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其中,同安工业集中区有16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驻投产,完成产值67.49亿元,火炬翔安园有6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驻投产,完成产值186.48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927.76亿元,增长8.8%。其中,实现出****货值1348.32亿元,增长11.8%;出****货值率为46.1%,比上年提高1.25个百分点。出****货值增长的企业有593家,其中净增上亿的企业34家;出****货值减少的企业有480家,其中净减上亿的企业有25家。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9.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