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天津港保税区2002年经济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09-12-30来源:天津市统计局 点击:
2002年,天津港保税区(以下简称保税区)在天津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市委八次党代会精神,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加快结构调整、扩大对外开放、完善区域空间与功能扩展,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增长,全区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 综合 全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2年,保税区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增幅比去年提高13.8个百分点,创建区以来经济总量、同比增幅最高值。其中,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6 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较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比重7.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6.9亿元,同比增长35.4%,增速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比重92.5%。 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财政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全区财政收入完成12.8亿元,同比增长33.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0.8亿元,同比增长28.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7亿元,同比增长31.5%。 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投资环境。保税区加大为企业服务、安全生产、劳动关系协调、联合办公等方面的工作力度,海关、检验检疫、外汇、公检法、消防、社险、银行等驻区单位充分发挥作用,秉承服务宗旨,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创造了高效便捷、安全稳定投资运营环境。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天保控股公司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积极拓展经营领域,提升市场竞争力。在体制改革、经营管理、招商引资、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2002年,保税区成功举办了全国保税区工作座谈会、首届国际连锁集团全球采购交易会、第二届国际汽车展等重大活动,提高了保税区的国内外知名度。 二、工业 2002年,保税区工业加快发展速度,企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7.7%,为保税区增长速度最高的行业,对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5%。完成工业总产值22.5亿元,可比增长38.7%。 工业生产产销衔接状况良好,产品产销率达到111.6%,比上年提高12.8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加工出口、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分别比上年增长36.4%、145.7%和96.8%。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对工业的发展起到日益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 仓储邮电运输业 仓储邮电运输业作为区域主导行业之一,对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保持高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年仓储邮电运输业实现增加值3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4.5%,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9%,拉动区域经济增长16.7个百分点。 保税区致力创建国际一流的现代物流中心并取得显著成效。全年进出区货物总值65亿美元,同比增长30%;集装箱进出区5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8.7%。进口汽车产业继续保持上年高速增长态势,全年分拨、销售进口汽车43420辆,同比增长1倍以上,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继续保持全国最大的进口汽车集散地的地位。除进口汽车外,机电产品、油脂产品和机械产品的区域流量明显增加,进出区货值分别同比增长184%、375%和29%,逐步形成新产品物流集散地。进一步加强辐射三北地区功能,华北、西北及东北地区企业进出保税区货值分别同比增长60.8%、16%和132%。 四、贸易促进 保税区积极实施外贸出口产品市场多元化战略,并采取多方面措施为企业精心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在加快通关速度、便捷外汇管理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方便企业,促进了贸易业加快发展。全年贸易业实现增加值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7%,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比重29.3%,拉动区域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 全年进出口贸易保持强劲增长。累计完成通关进出口总额23.5亿美元,同比增长56.8%。其中,通关进口额17.4亿美元,同比增长88.1%。企业进出口额21.2亿美元,同比增长74.5%。其中企业进口额17.4亿美元,同比增长87.9%;企业出口额3.8亿美元,同比增长31.6%。 五、吸引外资 2002年,保税区继续强化招商引资龙头地位,深化四个重点、五条战线、全员招商的格局,通过载体招商、置换招商、融资招商、合作招商等创新举措,实现了招商工作的新突破。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01家,同比增长50%;协议吸引投资总额14.9亿美元,同比增长58.5%;吸引协议外资额12.2亿美元,同比增长43%,占全市协议外资额21.6%;实际利用外资累计完成6.5亿美元,同比增长18.2%。 招商工作体现出大项目多、进区项目多、实体项目多和当年注册、当年建设项目多的特点,为区域的长远发展储备能量。全年吸引投资总额2000万美元以上企业25家,进区项目34个,出让土地面积70万平方米,出租厂房4.4万平方米。其中,香港华燊集团、台湾高芯电子、西班牙伊利萨尔客车、香港嘉里粮油、天津龙威粮油工业公司、新加坡叶水福——摩托罗拉亚洲物流中心、日本冈谷物流等项目的入区,将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区域经济实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5亿元,同比增长23.4%。区内固定资产投资额9.7亿元,同比增长76.8%。其中,完成基础设施建设4亿元,同比增长125.6%。 配合“形象年”建设,保税区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全年完成建设面积30多万平方米,是保税区历史上最多的一年。出口商品采购中心、标准厂房、保税科技发展中心、国际汽车城、国际物流示范库、天保国际酒店以及一批物流、加工企业项目的建成使用,进一步完善了功能,优化了环境,增强了区域快速发展的后劲。空港国际物流区首期0.5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的完工,为企业入驻经营奠定了良好基础。空港物流加工区首期23.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开工建设,为保税区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实现更大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