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太原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09-12-31来源:太原市统计局 点击:
2001年,在1534个施工项目中,当年建成投产的达1079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70.4%;建成各类房屋面积462.87万平方米,增长4.7%。当年新增固定资产111.01亿元,增长26.2%。 全年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措施项目新增的生产能力(或效益)主要有:新增城市永久性桥梁一座;城市道路扩建长度10.07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面积29.66万平方米;新增城市排水管道铺设长度19.7公里;新增城市供热能力:蒸气2840吨/小时、热水266兆瓦/小时;新增造林面积5.8千公顷;增加程控交换机14.91万线/年,无线市话11万门、无线市话基站3744个;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0.4万吨/日。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事业保持稳步发展,客运量、货运量全面增长。 邮电通讯业蓬勃发展,通讯网迅速扩大。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9.9亿元,增长25.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增长98.9%;电信业务总量增长21.4%。年末市话到达90.5万户,增长31.0%;农话到达3.8万户,增长59.8%。市内交换机总容量为98万门。全地区拥有电话机100.13万部,电话普及率达到32部/百人。移动电话成倍增长,年末到达户61.5万户,其中本年移动电话新增31.3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启动市场扩大内需取得积极成效,餐饮业发展迅速。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13亿元,增长9.1%,增长幅度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7.94亿元,增长5.8%;餐饮业零售额21.70亿元。增长52.2%;制造业零售额7.34亿元,下降11.1%;其他行业零售额2.69亿元,下降21.8%;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41.46亿元,增长7.3%。 分经济类型看,全年国有经济(含国有控股商业)消费品零售额37.61亿元,增长0.3%;非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123.52亿元,增长12.0%,占全市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由上年的74.6%提高到76.7%。 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49.95亿元,比上年增长9.2%;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1.15亿元,增长6.7%。 市场价格稳中有降。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9.0%,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98.4%,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 七、对外经济贸易、旅游 地区外贸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全年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13.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出口10.53亿美元,增长19.7%;进口2.69亿美元,增长10.4%。实现贸易顺差7.84亿美元。 市属外贸稳定增长。全年市属外贸进出口总额1.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出口1.30亿美元,增长2.3%;进口0.36亿美元,增长27.1%。 地区外贸出口排在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韩国、日本、美国、印度、荷兰、菲律宾、香港、比利时、意大利和巴西,出口额达7.84亿美元,占全地区出口总额的74.5%。出口额达500万美元以上的商品有:烟煤、焦炭、炼焦煤、镁锭、无烟煤、体育器材、铝锭等17个品种。 全年新批三资企业22户,总投资额8509万美元,合同外资额3230万美元。全市当年实际利用外资6920万美元。 年内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达880.25万人次,增长3.2%,国内旅游收入29.27亿元,增长23.1%。接待海外旅游人数达43665人次,创外汇收入1811.46万美元。 八、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加快,财政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200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35.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一般预算支出执行29.74亿元,增长21.0%。 全市进行了会计集中核算、财政统发工资、政府采购、部门预算试点、收支两条线等五项财政改革。市县两级建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出台了《太原市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财政统一发放工资的单位达174个;完善了“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实行“票款分离”面达98%。财政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金融机构存贷款大幅增加。截止2001年末,全市金融各项存款余额1121.61亿元,比年初增长22.5%;各项贷款余额820.94亿元,比年初增长25.9%。贷款增幅高于存款增幅3.4个百分点。2001年,全市银行现金收入1526.59亿元,现金支出1481.16亿元,净回笼货币45.43亿元。金融形势稳定正常。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2001年,全市保险业承保总额1025.64亿元,保险业务收入13.82亿元,保险赔款支出3.39亿元。 九、城市建设 2001年,城市建设持续发展,基础设施显著改善。长风大桥投入运行,长风大街建设、向阳店桥、双塔西街改造、北大街拓宽改造、滨河东路南延、学府街西段和千峰北路南段打通工程的顺利建成完工,进一步缓解了市区交通压力。玉门河与南沙河治理工程的完工,提高了市区内的排洪泄洪能力。改造市区20条小街小巷、新增200辆公交车辆、新辟8条公交线路,为居民出行提供了方便。鼓楼公园建设,火车站广场改造,森林公园一期工程和市区6个小游园建设,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设施。府东、府西街和太榆路综合整治,使城市形象更加美好。二电厂新增集中供热能力400万m2,清徐至太原市区煤气管道铺设工程及河西中北部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了全市环境污染状况。全年竣工经济适用房52万m2。2001年,城市管道煤气普及率为80.6%,自来水管道总长657公里,日生产自来水46.3万吨,每日每人用水量123公升。防洪堤长度128公里,下水道长度504公里,污水处理厂6个,日处理污水能力34.84万吨。城乡居民人均生活用电204.81千瓦小时。 十、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体育 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围绕“科教兴市”战略,进一步加大了科技重点项目、技术创新、生产力促进、科技启明星科技计划的实施力度。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全市共有独立科研机构110所,工作人员1.2万人。由市科委申报完成科研成果31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2项,国内领先水平的22项,国内先进水平的7项。太原专利事务所年内共接收专利申请92件,年内有103件专利被中国专利局正式授予专利权。全市技术市场共登记技术合同176项,合同金额413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