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山西省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09-12-31来源:山西省统计局 点击:
旅游接待人数和外汇收入大幅度下降。旅游业是受“非典”冲击最严重的行业。全年全省共接待海外游客11.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3.2%;国内游客3490.2万人次,下降20%。全省旅游外汇收入3627.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1.5%;国内旅游收入98.5亿元,比上年下降18.2%。全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01.5亿元,比上年下降19.8%。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继续大幅度增加。全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379.5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增幅比上年提高9.8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6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增幅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一些与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主体税种保持了强劲增长。全年全省增值税完成205.4亿元,增长34.7%;营业税完成36.6亿元,增长16.7%;消费税完成6.4亿元,增长14.3%;资源税完成8亿元,增长14.9%;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37.9%和7.4%。全省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和专项收入分别增长65.9%、27.5%和43.6%。 财政支出在重点支持生产、建设的同时,确保了工资、社会保障等项重点公共预算支出的需要,支出结构进一步合理。全年全省一般预算支出执行414.6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基本建设支出增长26.6%,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增长3.3倍,水利和气象支出增长1.3倍,科学事业费支出增长14.2%,医疗卫生支出增长33.1%,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增长40.5%,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增长21.5%,文体广播事业费增长18.4%。 图2 全省财政总收入持续快速增加 (亿元) 各项存款增势强劲,贷款支持经济增长的力度继续加大。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751.6亿元,比年初增加974.5亿元,增长25.8%。其中企业存款1273.6亿元,增长30.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835.4亿元,增长20.2%。各项贷款余额3630.7亿元,比年初增加649亿元,增长21.8%。其中短期贷款增长18.4%,中长期贷款增长22.4%,票据融资贷款增长59.7%。全年全省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0952.78亿元,现金支出11049.81亿元,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97亿元,比上年增加20.23亿元,增长26.3%。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全省保费收入90.51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0.19亿元,增长21.3%;人身险保费收入70.32亿元,增长33.2%。在财产险保费收入中,机动车辆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5.57亿元,增长30.8%。在人身险保费收入中,寿险保费收入66.2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健康险保费收入1.83亿元,增长97.2%;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2.29亿元,增长38.4 %。保险深度为3.8%,比上年增加0.34个百分点;保险密度为273.09元,比上年增加61.4元。全年全省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5.7亿元,比上年增长34.3%。其中,财产险赔款9.85亿元,增长13.2%;人身险赔款及给付5.85亿元,增长96.3%。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全年全省共受理各项专利申请1743件,授权专利1175件,分别比上年增长6.9%和25.8%。全省技术市场共签订技术合同407份,成交金额3.23亿元。科研机构通过技术市场向各类企业共转让科技成果248项,比上年增加135项,增长1.2倍。 科技开发区建设稳步发展。2003年末,全省共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13个。仅太原和长治高新技术开发区入区企业就达2176家,比上年末增加59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23家。太原和长治高新技术开发区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72.6亿元,比上年增长53%;实现利税22.1亿元,增长6.9%;创汇8850万美元,增长9.3%。 质量检测、标准化建设和天气预报等项服务得到加强。2003年末,全省共有省、市(地)、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72个,国家检测中心1个,省授权行业建立的检验所(站)35个,监督抽查了587家企业25类640种产品和商品。全省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08个,全年完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2.7万台件。全省有气象台站121个,开展121电话天气自动答询的台站103个。全省有地震台站10个,专业遥测台网6个,数字遥测台网子台22个,全年全省发生五级以上地震一次。全省气象系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103个,防雹、增雨受益覆盖面积12万平方公里,增雨量10.8亿立方米。全年全省查处地图市场违法案件4件,编制专题地图58幅(册)、电子地图3种、《山西省防非典检查站分布图集》1册,并系统开发了《山西省防治非典应急指挥系统》、《山西省交通战备自动化指挥系统》等。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都有新的发展。全年全省高等院校(包括部委所属院校)共招收研究生2979人,比上年增加972人;在学研究生6669人,增加1832人。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9.36万人,增长23.2%;在校学生27.4万人,增加6.6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继续进行布局结构调整,2003年,共计在校学生47.9万人(含技工学校在校生5.02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105.26万人的45.5%。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达到110个,占全部县总数的92.44%,人口覆盖率93.73%。全省初中(含职业初中)在校学生196.27万人,初中入学率97.44%;小学在校学生363.56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8.83%,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63%。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继续发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进一步深入。全省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3703人,学历教育招生6326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2.08万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结业的职工、农民182.87万人次。全年扫盲班结业0.96万人。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繁荣。全省在继续清理整顿文化市场的同时,积极组织创作健康向上的文学、影视作品,各种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表演、竞赛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55个,文化馆119个,公共图书馆122个,博物馆85个,国家综合档案馆131个,广播电台9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5座,电视台12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53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1.58%,电视人口覆盖率95.66%,有线电视用户266.84万户。全年生产故事影片8 部,《暖春》获中国电影第九届华表奖。全省省级和市地级报纸共出版15.9亿份,各类杂志出版197种、4202.91万册,各类图书出版1986种、1.1亿册。《众志成城抗非典》荣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特别奖,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人类学通论》荣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锣鼓》成为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入选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