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山西省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09-12-31来源:山西省统计局 点击:
2000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心,大力扶持潜力产品,不断深化改革,全面加强管理,积极推进“五项创新”,努力实现“三个提高”,使全省经济运行初步摆脱了前几年持续减速运行的局面,出现了积极趋好的变化,实现了“九五”时期国民经济持续保持稳定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国民经济运行出现重要转机。初步统计,全年全省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640.1亿元,比上年增长7.7%,增幅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扭转了1996年以来增幅逐年回落的局面。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8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835.7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636.4亿元,增长7.4%。全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九五”时期,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0.7%,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新进展,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目标基本实现。全省34户优势企业已全部进行了公司制改造,有80%的国有中小企业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制。全省列入国家债转股的25户企业,有23户与金融资产公司签订了协议,当年有天龙集团、神州股份、西山煤电、太化股份4户企业发行股票并成功上市。全年全省通过发行股票、上市公司实施配股及增发新股,实现证券融资71.98亿元。81户地方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扭亏脱困取得明显成效。通过继续实施“四长”攻坚责任制,采取兼并破产、债转股、封闭贷款、剥离不良资产、治乱减负等多项措施,使70%以上的地方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实现了扭亏消亏,圆满完成了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目标。 结构调整成功起步。按照“一年起步、两年入轨、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要求,全省列入调产起步的项目,大部分已经启动和开始启动。关铝股份10万吨电解铝改造项目已全部投入运行,山焦90万吨焦炉易地改造、太重祁县聚合物有限公司特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山西绿州纺织有限公司出口大麻纺织品生产线改造、清徐东盛焦化公司70万吨捣固焦、丰喜肥业73万吨尿素等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太钢50万吨不锈钢系统改造工程、三维集团年产25万吨1,4—丁二醇项目、山西汾河生化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柠檬酸改造、榆次液压件厂高技术液压泵系统、大同焦炭企业总公司30万吨水煤浆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劳动就业工作基本稳定。年末全省全社会从业人员1392.3万人,比上年减少9.9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430.4万人,减少25.3万人;农村从业人员961.9万人,增加15.4万人。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3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所有制结构不协调,城镇化发展水平低;改革相对滞后,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因素依然存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不够,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提升力度不大;下岗失业人员较多,社会就业压力加大。 二、农业 2000年,面对遭受严重旱灾等困难,全省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杂粮、干鲜果、草食畜牧、蔬菜等四大产业,初步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商品粮基地和小杂粮基地,促进了全省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种植业生产取得了较好收成,多数农作物增产。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核定,全年全省粮食总产量为85.34亿公斤,比上年增产3.17亿公斤,增长3.85%。其中夏粮产量21.86亿公斤,比上年减产5.24亿公斤,下降19.32%;秋粮产量63.48亿公斤,比上年增产8.40亿公斤,增长15.25%。全省棉花产量为4.48万吨,比上年增产1.79%;油料产量44.83万吨,增长75.46%;甜菜产量21.03万吨,增长2.69%;蔬菜产量920.34万吨,增长27.9%;水果产量204.49万吨,下降2.74%。 造林绿化工作有新的发展。2000年,全省在积极调整树种结构的同时,狠抓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试验与应用,重点推广径流林业造林、容器苗造林技术、ABT生根粉与座底水栽植相结合造林技术、带土坨大苗栽植等成套抗旱造林技术,确保了林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据统计,全省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404.86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36%。其中营造防护林239.67千公顷,增长14.01%;营造经济林113.05千公顷,增长8.08%。 畜牧业生产继续发展。据初步统计,2000年,全省肉类总产量65.05万吨,比上年增长4.41%,其中猪牛羊肉产量59.25万吨,增长3.54%;牛奶产量33.53万吨,增长10.85%;禽蛋产量40.33万吨,增长6.60%。年末大牲畜存栏309.26万头,猪存栏519.52万头,羊存栏1058.42万只。 渔业生产持续增长。2000年,全省水产品产量2.60万吨,比上年增长2.34%。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省有效灌溉面积1105.0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19%。全年全省化肥施用量(折纯)86.99万吨,增长1.12%;农村用电量53.14亿千瓦小时,增长6.2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增速明显加快。全年全省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445.06亿元,比上年增长9.72%,增速比上年提高5.57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加值52.46亿元,增长7.12%,比上年提高4.80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392.60亿元,增长10.21%,比上年提高5.71个百分点。全年全省全部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14.5亿元,比上年增长8.6%。 国有企业强劲增长,集体企业稳步回升,股份制、外商港澳台企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年全省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12.47亿元,比上年增长9.62%,增速比上年提高9.43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0.66亿元,增长3.82%,扭转了上年下降5.3%的趋势;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1.84亿元,增长11.41%;外商港澳台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45亿元,增长18.83%。全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56.96亿元,增长10.67%,增幅比上年提高4.27个百分点。分隶属关系看,中央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5.02%;地方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43.86亿元,增长8.73%,其中省属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5.31亿元,增长11.52%,省属以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08.55亿元,增长7.51%。 |